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今日温州

“不拘一格降人才”获生动诠释——

3.6万民企人才拥有“温州特色职称”

徐 明 秦洁娜

  在全国职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之际,3.6万名民企人才获得“温州特色职称”受到特别关注——4月24日到25日,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座谈会在温州举行,国家人力社保部相关负责人出席并讲话。

  温州民营经济发达,但民企人才因为学历、论文等条件限制,以往很难获得职称评定。20年前的1998年,温州开始“破冰”——根据地方特色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规定的29个职称系列之外,委托有关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职称外延延伸专业评审。此后陆续细化拓展了服装、鞋革、工业电器、泵阀等28个专业,至今累计给36610人评定职称。温州人力社保局专技处副处长蔡世炜证实:“此举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人才,特别是民营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难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职称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在职称制度改革中,为破解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现象,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温州大力完善评价标准。自2004年开始,温州在全市中级职称评审中统一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并制定了多重要素组成的量化评价框架体系。如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淡化科研和论文指标,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考量。2015年,温州率先在新闻、政工、文学创作、学校管理、编辑、导演等6个专业的中、初级职称评审中,试行将网络作品纳入职称评审论文范畴。

  温州不断改进评价手段,采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2013年,温州针对矿山井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在外的特点,组织有关专家赴新疆、湖南、云南等地,上门为672名井巷工程技术人员开展职称评审工作。

  温州还突出以用为本,推行用人单位自主评聘制度。2016年,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系列和工程系列的中初级职务自主评聘改革试点,由用人单位通过自定标准、自主评聘、自主发证,建立了与单位、岗位、专业联系更加紧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形成了竞争择优、能上能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此举就是要以‘岗位’为基础,淡化资格,强化聘用,让‘教授’‘工程师’这些职称名字真正变成实际的工作岗位。” 蔡世炜介绍说。以该试点为基础,本月起温州全面推行中小学校教师中初级职务自主评聘改革。

  改革没有止境,不断向“深水区”迈进。为更好推动人才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准确性,温州市人力社保局今年对职称外延延伸专业评审工作实施改革,各承接评审工作职能的有关行业协会将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人才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着手制订更加科学、更加多元的评价标准,建立可评估、可计算、更加细化的量化指标赋分体系,要将标志性业绩和成果作为量化评价体系的主要权重,建立特别优秀人才的破格和越级晋升制度,进一步提高评审的质量。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18 3.6万民企人才拥有“温州特色职称” 2018-04-26 浙江日报2018-04-2600005 2 2018年04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