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拥绿水青山 谱百镇风华
陈潇奕
湖州
:拥绿水青山 谱百镇风华
陈潇奕
吹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号角,一眼望去,一个个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美丽小城镇镶嵌在湖州大地,任时光流转,看山水连绵,听松涛竹语,人们重新审视着它们,汲取地方文化基因,妙笔写就 “一镇一特色”,尽显湖州大美。
自2016年9月开展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湖州市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引领,创新“8+X”项目载体,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注重民生改善、引导产业发展,做到了全域整治、特色整治、长效整治,打造了一批“两山理念”样板小城镇。2017年,湖州市43个小城镇通过省级验收,11个小城镇列入省级样板,德清县和吴兴区列入省级优秀县区,湖州市列入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市,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18年,湖州市将重点围绕高质量精准投入、差异化特色打造、长效化精细管理和产业化发展带动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实践,计划完成51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走出湖州特色新路子,不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南浔区
全域打响小城镇整治攻坚战
南浔区,位于上海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之间的新兴城市,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关口。吹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集结号,南浔区重拳出击,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重拆违、提镇貌,打造无违建城镇。按照省、市整治城镇综合秩序的相关要求,结合“三改一拆”基本无违建区创建、道乱占专项治理等行动,全区21个整治对象分别制定了拆违消除任务册,在建成区范围内开展拆违专项行动。全年拆除违法搭建6952处、共计29.6万平方米,实现了整治对象建成区基本无乱搭乱建,在全市建成区拆违面积与成效上位居第一。
重管理、强科技,打造智慧城镇。南浔以“智能化”建设作为城镇建设重点,通过公安的人脸识别、治安监控,城管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全城WiFi,交警的违停抓拍、路口电井,“多箱合一”等建设,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全年新增交通、治安监控探头1247个,新增红绿灯11套,完成多箱合一92处。
吴兴区 创新合作方式
为小城镇整治供给动能
2017年吴兴区列入计划的16个小城镇已全面启动,涉及项目373个、投资22.23亿元。其中紫金桥、轧村、埭溪等七个小城镇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埭溪、施家桥被列为省级样板,吴兴区被列为省级优秀县区。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面广量大,为了更好地完成相关项目的开展,吴兴区大力引进建设主体,与浙建集团、浙江同人、大东吴等省内国企、当地名企合作,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助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吴兴区普遍采用EPC模式,有效解决了项目审批周期偏长、设计施工衔接不畅等问题,为项目建设节省时间成本。
与此同时,吴兴区还创新采用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聘用具有良好口碑的保洁公司,进行系统化保洁,对小城镇垃圾清运、成本控制、改善民生等发挥良好促进作用。
德清县 要“面子”更要“里子”
熟悉地方发展机理和文化底色,德清县全力打造“有文化、有产业、有个性”的“德清美丽城镇先行区”品牌,建立了“1+N”规划设计体系和“3114”的重点规划内容,立足西部民国风情、中部吴越风情、东部水乡风情的县域城镇风貌结构,形成了“一镇一品、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格局。
美丽嬗变的德清县,一幅幅美好的小镇图景次第展开,不仅有了靓丽的“面子”,更有幸福感满满的“里子”。其中,莫干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乾元镇旧城有机更新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下渚湖街道二都村获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
城镇承载力逐步增强,城镇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产业不断提档升级,旅游、餐饮、文创等氛围逐渐浓厚,小城镇高质量的发展,滋养着老百姓幸福的源泉。
长兴县 “绣花针”绣出最美客厅
“将小城镇打造为连接城乡的‘最美客厅’”,这是长兴在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时做出的承诺。
小城镇的华丽蝶变,不仅在于规划设计引领的风情培育,更在于实际整治过程中的细节打磨,因地制宜地做好加法和乘法。
长兴深谙其道,坚持对小城镇精雕细琢,把好个性特色关。通过从乡土文化中挖掘特色,汲取整治要素,创造小城镇文化的多样性,杜绝“拆旧建新、拆真造假”, 留住美丽乡愁,已编制完善《长兴历史建筑保护图纸》,首批涉及全县62处历史建筑。
为了让小城镇颜值依旧,长兴深入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精细化管理,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措施,推动形成小城镇智慧化监管体系,确保常态长效,同时积极发挥群众力量,建立12支小城镇民间巡查小组,引导群众参与,共同维护美好家园。
小城镇,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美丽客厅。
安吉县 强机制
促小镇蝶变新生
2017年,安吉县首批10个集镇全部通过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验收,上墅乡和鄣吴镇入选“省级样板”,孝丰镇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最终的成效。安吉县成立县级领导小组及各专项工作组,抽调部门人员集中办公,以督办单、简报、微信等形式,及时反馈至乡镇主要负责人,要求限期整改,对排名靠后及被市级督查通报的乡镇,实行每周督查“回头看”直至见效。
同时,孝丰镇在全市率先推出“街巷长制”。全县1100名人员参与治街,真正实现小城镇环境卫生有人管、管得牢。在街巷长制基础上,安吉县还结合乡镇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和管理手段,探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小城镇环境动态监测和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智慧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