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称真正成为“硬通货”
吴振宇
现行职称制度从1986年开始实施,伴随着一代代优秀人才的成长,为激励人才干事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今,人才的资源属性、流动属性和市场属性日益明显,职称作为影响力扎根于全社会的重要人才评价手段,却没能实现其“硬通货”的价值量,反而在不少领域显得像“花帽子”:部分评审出来的职称不被市场“买账”的同时,能力突出的人才却又无法获得评价体系的肯定。
无可讳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称制度的功能早已显露出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种种“疲态”:职称评审分类粗略,“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对基层人才简单套用论文科研指标,对应用型人才套用基础学科要求;不能从实际出发、从岗位出发,没能将个人成长和单位建设、事业发展相结合……
只有人才在职称的衡量下不“贬值”,职称在发展的考验中才不会“贬值”。我省已经和正在推进的一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不论是社会化评价的大胆尝试、量化考核标准的不断精确,还是专业设置的日益完备,让我们看到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视野、拓展人才发展空间的理念与找准人才业绩标准的思维。这些实践,无不是为了回归评价人才的本质,有着可以不断探索的空间。
职称制度不断完善的目标,也许就是实现评价精准、渠道畅通、社会尊重、市场认可,从而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用人充分发挥效能,使“硬通货”不再是“花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