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让英烈精神常传常新

  清明时节,全省各地缅怀先烈、纪念英雄的氛围更加浓厚。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到各地的烈士陵园,从祭奠仪式到网络纪念活动,人们以不同形式追思英烈。今天,本报以大篇图文介绍6位有代表性的革命先烈,就是通过回顾、展现他们的辉煌事迹,让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深入人心,让英烈精神常传常新。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部奋斗史,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烈。他们的事迹浓缩了光辉历史和激情时代,他们的精神闪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他们的壮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历史不容忘却,英烈当被铭记。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和重要举措,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全国各地大力推动,祭扫英烈渐成常态,尊崇英烈成为风尚。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弘扬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的方法和效果上仍存在不足。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手段较为单一。较少了解英烈事迹,加之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造成一些人对英烈的态度趋于淡漠,甚至出现对英烈恶搞、污蔑和对历史的歪曲解读。

  让英烈精神常传常新,需要我们改变方法滞后、效果欠佳的状况,首先要夯实青少年教育这个基础。注重英烈教育的长期性,不能仅限于清明、烈士纪念日,过后就偃旗息鼓,而应通过构建长效机制、融入学校教育过程,常年坚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注重英烈教育的全参与,通过贴近性强、互动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告别简单生硬,讲求说情论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人人参与。注重英烈教育的全覆盖,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合力,在青少年这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播下红色的“种子”。

  让英烈精神常传常新,还要用好全社会宣传这个利器。不断推动创作新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重量更重质、奖优更汰劣,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红岩》《英雄儿女》《保卫黄河》……适应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和环境的变革,运用新手段、采用新形式、推出新产品,扩大网络传播力和影响力。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去年建军90周年纪念,人民日报推出的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引起用户拥军爱军之情的共鸣,在互动中展现情感、传递正能量,刷爆微信朋友圈,7天浏览次数突破10亿。

  让英烈精神常传常新,归根到底是突出群众这个主体。让群众唱主角,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主动进行纪念和传承活动,鼓励他们以发展红色旅游等形式将英烈精神宣传教育融入生活。惟其如此,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才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让英烈精神常传常新 2018-04-06 6963104 2 2018年04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