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海燕之梦

  “快醒醒,快醒醒!”

  耳边响起陌生的催促声,被推醒的我发现自己蜷缩在一个潮湿闷热的角落。有人似乎得到了什么消息,满屋子的人一窝蜂冲了出去,我茫然跟在后面,跑进一条黑乎乎的巷子。巷口站满了人,穿着我从未见过的黑色制服。

  那些人涌进巷子深处,没一会儿工夫,四个五花大绑的年轻人被粗暴地推搡了出来。

  “带走!”被称呼为周组长的人一挥手,穿着制服的人便将四个年轻人押了出去,我胆战心惊地跟在这些人中间,昏暗的灯光下,白灰粉刷的墙上写着“大同旅馆”四个大字。

  跌跌撞撞走了一个多小时,四个年轻人被拖进了一家名叫大方旅馆的地方,旅馆所在的直大方伯巷很快被封锁起来。

  我隐约猜到了什么,自己似乎来到了某个历史时期:我不是正在收集著名学生运动“于子三事件”的相关资料,难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我来到这里的吗?

  有人在发号施令,听声音正是领头的周组长。

  “……你只是一个学生,何必受苦呢,只要老实交代就能马上回家,还能得到一笔钱……你不用怕……不说?来人,给他上家伙……”

  威逼利诱很快变成了恼羞成怒的拷打。我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栗着,愤怒与恐惧在心中交织。

  于子三,以自己的牺牲唤醒无数青年投身革命的烈士,竟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轻轻推了推他:“同志!同志!”

  于子三抬起头,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有些茫然,原本戴着的眼镜不知去向,在车轮战式的威逼拷打下遍体鳞伤。

  我用力眨了眨眼睛,不让眼眶中的湿意泛滥,小声说道:“别紧张,我不是坏人,很快会有人来救你们。”

  迟疑了片刻,他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秋意正浓,肃杀的寒冬即将到来,阴沉沉的天空看不到一丝放晴的迹象。

  第二天傍晚,特务们似乎得到了什么消息,所有人紧急撤出大方旅馆。

  跟于子三一起被捕的黄世民和郦伯瑾被送到浙江省警察局,陈建新被送到保安司令部独立大队。于子三被押送小车桥1号的浙江保安司令部监狱,也叫浙江陆军监狱。

  于子三四人秘密被捕的当天,浙大地下党支部迅速作出反应,积极展开营救。

  “你来了!”再次来到牢房,于子三第一次主动与我说话。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他似乎知道自己的命运,自言自语地念诵起了诗句。嘶哑的声音异常坚定。

  我一个激灵,这是高尔基的《海燕》。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含着泪,准备不惜一切把他救出去,他不应该牺牲在这里,他才23岁。于子三却向我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谢谢你,同志!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走出了牢房,背后依然回荡着于子三低吟的《海燕》。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海燕正勇敢地张开翅膀,迎接着来袭的暴风雨,放声高唱。

  一道黎明的曙光透过米黄色的窗帘,洒入房间。我似乎只是做了一个漫长的梦。

  我的目光定格在未曾关闭的电脑显示屏,网页上正是于子三的生平简介。

  1947年10月29日晚,丧心病狂的特务们夺走了于子三的生命。他的牺牲唤醒了更多的年轻人,让全国性的学生运动在革命大业中吹起了黎明前的冲锋号。

  那张黑白色的照片里,戴着黑色圆框眼镜的于子三静静地注视前方,我的耳边隐约响起一个声音:“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天已经亮了!我们将继承着革命先烈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奋斗!

  将仍未淡忘的梦作成此文,纪念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烈们。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海燕之梦 2018-04-06 6947388 2 2018年04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