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让工匠精神真正得到尊重

  “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始终有着神圣的色彩,正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工匠们,他们与文物相遇相知,在千年的传统技法和陈旧的工具中,“择一事,终一生”。很多人说,这部纪录片诠释的是匠心。

  但是,有多少人会愿意选择当一名普通的工人投入到一线劳动中?又有多少在一线的工人,愿意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践行“工匠精神”?

  现实不容忽视,随着人口红利的递减,中国制造业转型势在必行。“工匠精神”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便已出现。从当年的“精益求精,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年来,“工匠精神”一再出现。但正如改革开放的“深圳速度”尚且需要40年的时间来诠释,“工匠精神”在劳动一线上的推广也尚待时日。

  曾经有一则关于纺织女工的报道描述了她们的工作,她们像在宣读战利品般扯着嗓子在高分贝的缝纫机噪音里互相报着完成的件数。工人追求速度,因为大量的工作是工资的来源。廉价的劳动力曾经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到了今天,这样的廉价劳动力仍存在。在效率至上的工厂,不能苛求为了生计的工人将手中的工作当成艺术品的创作过程。工人机械地重复简单劳动,满足于已远高于种地能带来的收入,这与“工匠精神”存在差距。

  社会环境需要支持“工匠精神”,在赞美“工匠精神”的同时,要为工匠提供发展的环境。我们也看到,职业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一般较之二本更低,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大抵都不会愿意用一个达到二本院校录取分数线的分数报考职业院校。而这也和整个社会潜在的歧视分不开。“挖掘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已是网友间口耳相传的烂梗,但这更是社会普遍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没有更为包容的社会大环境作为土壤,“工匠精神”便难以生根发芽。

  可喜的是,我们对于“工匠精神”始终没有放弃。2018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在各个行业中细化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从政府“大幅压减工业生产许可证,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到整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对于“工匠精神”的赞美,不断转变人们对于工人这一职业的看法,就能对“工匠精神”有真正的尊重。

  只有不分高低贵贱对每个职业给予同样的尊重,“工匠精神”才能在中国得到弘扬。依靠衬衫玩具支撑的“制造大国”时代已经过去,中国需要向“制造强国”迈进。道阻且长,这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学生】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让工匠精神真正得到尊重 2018-04-04 6951184 2 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