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文化

《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在杭州首发

三千万字读遍古今山川

  本报杭州4月2日讯 (记者 刘慧) 皇皇巨著,完美收官。4月2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纂、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在杭州首发,出版座谈会同时举行。

  1989年1月,在钱钟书、冯友兰、任继愈、钱学森、季羡林等300多位学者联名呼吁下,《中华大典》项目工程在成都中医学院(今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始试典,1992年正式启动。这是经由国务院正式行文批准启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先后被列为“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规划之首、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中华大典》也是中国有史以来范围最大、字数最多、门类最全的类书。《中华大典》以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为蓝本,按现代学科分类方法编纂,收录2万多种古籍,共8亿多字,是明代《永乐大典》的两倍多,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的4倍多,超过了中国所有古代类书字数的总和。

  2017年底,这部包含了24个典、116个分典的皇皇巨著宣告竣工。其中,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邹逸麟、葛剑雄两位教授领衔主编的《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于2016年9月编撰完成,并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在2017年6月全部完成出版。全书4个分典,共15册,计3092万字,按地域、政区、山川、总论、历史地图等专题,将传世历史文献中的有关资料收集、辑录、标点和整理,方便读者查阅或提供一些线索。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各个分支。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现象,却都是发生在过去的,所以离不开历史文献资料和对历史本身的认识。而历史研究也同样不能缺少对当时的自然和人文的地理条件(历史本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舞台)的了解。在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中留下了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历史地理资料,不仅为历史地理的研究,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源。

  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发源于1900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和历史地理研究传统、极其丰富的历史文献,决定了中国的历史地理学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利用成果,同时又能从历史文献中吸取丰富的泉源。

  历史地理学研究对于当今社会所遇到的历史边界、中外关系、行政区划、地区差异、经济开发、社会变迁、文化区域、旅游资源、人口与移民、民族分布与迁移、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减灾防灾、国土整治等很多方面都能够提供决策咨询。

  《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包含了《域外分典》(3册)、《总论分典》(3册)、《政区分典》(7册)、《山川分典》(2册),在编辑和审读过程中获得《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的高度肯定,伍杰等古籍整理方面的专家都纷纷表示赞许。

  主编葛剑雄教授指出:《总论分典》将历史地理这门学科总论性的原始资料选录汇编成书,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丛书的出版为历史地理的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发展总结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根据《中华大典》的体例,该典所辑录的范围是1911年前用文言撰述的书籍数据。为保持完整性,对个别跨越1911年,但以1911年前为主的人物,也酌情收其在1911年后以文言撰写的部分文献资料。晚清以来外国著作的翻译本一律不予收录,但已经国人翻译改编的译著、译述则视其内容的重要性酌情收录。

  《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分类合理,编校严格,印制精美,凝聚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高校,社会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西泠印社出版社项目参与者的多年心血。2012年出版的《总论分典》于2013年5月荣获浙江省出版工作者协会第29届优秀图书出版奖,又于2013年12月荣获第二十二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9 三千万字读遍古今山川 2018-04-03 6940489 2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