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家书的温度

  家族成员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的精神气质,就是这个家族的家风。家风最为直接并留下物质印痕的反映,莫过于家族成员来往留下来的书信。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交流情感、互诉亲情,靠的正是这一载体,其中的起居问候、信息沟通,最能反映家风真实的一面。当年“傅雷家书”风行一时,其正能量引导鼓舞过一代人。近来家书整理出版颇盛,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文人、学者还是时代的弄潮儿,在家书里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的家书里,都洋溢着向上向善、团结互助的正能量。

  茅盾是中国当代文学巨匠,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茅盾家书》选择了茅盾从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写给女儿、儿子、堂弟、堂妹、内弟等亲人的百余封家书。这些家书涉论广泛,既有亲情的表达,又有关于人生、理想的阐述,更有对亲人在文学、艺术、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从这些家书中,我们能感受到茅盾独特的精神气质。

  传递正能量。在茅盾的家书中,他总是以兄长或者父辈的形象出现,常常要聊到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茅盾非常关心年轻人的进步,哪怕很小的进步,他都会替他们高兴,同时也会给他们指点迷津,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在1970年10月15日致表弟陈瑜清的信中,谈到表侄陈毛英被评为“五好社员”,茅盾非常高兴地说:“毛英侄评为五好社员,深为弟贺,此亦贤伉俪平日教导有方所致也。”赞许中又带着鼓励。他在致堂妹夫祝新民的信中,讲到堂外甥祝人杰初中毕业没有继续上学,深以为憾。茅盾给堂妹夫讲道理,认为:“只要孩子本人学好,力争进步,做人做事灵活,到处有前途。你应以这种道理教导人杰,提高其思想觉悟,养成其闯难关、自立为人的思想和勇力,不应以你的无劳动力、将来生活困难等扰乱人杰,使其眼光狭小,志气颓丧也。”还说:“奋力适应环境,自强不息,才是正理。”后来茅盾知道祝人杰已经进了工厂工作,便去信鼓励:“务求政治上进步,争取做个好工人。”茅盾在给其他亲属的家书中,类似的关心和鼓励还有不少,让与茅盾通信的亲友们感受到了温暖向上的力量。

  充满人情味。我国的家族文化中,向来有“成由勤俭败由奢”的传统,茅盾一生保持勤俭持家的美德,但是,对生活有困难的人,茅盾却愿意伸出援手。他多次送钱给需要帮助的族人,把家里的衣服寄给有需要的亲戚;亲戚生病了,茅盾为之担忧、劝导抓紧治疗,同时还要奉汇几十、数百元;逢年过节,茅盾作为长辈,也常常汇去几十、数百元,作为心意。这些在给内弟夫人金韵琴、堂妹沈德汶的信中,都有记载:“现在汇上一百元,你和沅弟妇(朱霞英)各人一半,区区之数,只够你们买点东西吃;这是我做大哥的一点小意思……千万不要客气,自家兄妹不用客气。”(1974年5月9日致沈德汶信);“另汇五拾元,聊济窘困。”(1973年9月7日致祝新民信);“现趁兴华回沪之便,请他带上叁百元,为嫂过节及杂项费用。”(1974年9月7日致金韵琴信);“汇上三百元,是给乃茜、仕中日后结婚的微薄意思。”(1974年10月23日致金韵琴信);“昨天汇上三百元,是给嫂过春节及其他杂用的。”(1975年1月25日致金韵琴信)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钱在今天看来并不多,但是在当时,却足可以缓解他人拮据的生活。茅盾并不富有,依靠自身节俭,他才有余力接济别人,这体现了茅盾浓浓的人情味。

  传授职业经验。这也是茅盾家书的一个特色。茅盾是编辑大家,在给内弟孔另境的信中,他无私地传授其编辑经验。当时,茅盾在香港编辑《文艺阵地》,因为香港的印刷条件非常差,茅盾不得不将稿子初步编好后,秘密托人带到上海,请在上海的内弟孔另境进一步编排和印制,刊物印好后再运到香港发行。所以茅盾就在信中指导孔另境编辑文章。如何排版、如何修改、字数多了怎么办、少了怎么办等等,一一清楚交代。“补白的材料,一时没有;请斟酌将占半面或三分之一面的文章尾巴移登后面空白(即用‘下接xx面’之法),或者补广告。总之有一原则:凡一文排了几个整面以后多出十余行乃至四十余行者,都可将此零数移登到后面的任何空白处。”(1938年6月27日致孔另境信)。茅盾将编辑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处理艺术,也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内弟。如“上次忘记了说:适夷之散文及田间之诗,虽用作补白,但在目录中不可标明为补白;散文应依其他各文编目例,于题目下注‘散文’二字,诗则归入其他二诗编目之后。”(1938年7月6日致孔另境信)。第二天,茅盾又给孔另境写信,就如何编稿,写了七条意见,具体指点。

  茅盾给女儿女婿、儿子儿媳的信,是茅盾家书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在茅盾致儿女的家书中,浓浓的亲情洋溢在字里行间。茅盾一家在1940年春天到达延安,10月离开延安去重庆,将两个孩子留在延安,女儿沈霞在延安女子大学,儿子沈霜在陕北公学。此后数年,茅盾夫妇与儿女联系主要靠书信来往,读儿女的来信,成为茅盾夫妇生活中的最大快乐。在婚姻问题上,茅盾夫妇充分尊重女儿的选择:“我们相信,我们的女儿在这事的选择上是用了比较审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的,我们同时也喜欢她的选择不以虚荣和外表为对象。我们喜欢在生活中受过艰苦的磨练而有志学习力求上进的年轻人。”(1944年11月6日致沈霞信)。沈霞一直精心保存着茅盾当年给自己的信,1945年在延安不幸去世后,她的遗物连同她的日记、书信,由其丈夫萧逸保管。几年以后,萧逸在北京见到茅盾夫妇,把沈霞的一些遗物交给茅盾保管,1949年,作为新华社战地记者的萧逸牺牲在前线阵地上,他的战友将萧逸的书信等遗物送到北京,交给茅盾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茅盾给女儿女婿的这些家书,实属不易。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家书的温度 2018-04-01 浙江日报2018-04-0100003 2 2018年04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