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版

文章导航

这是一片神奇的蓝土地

——写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之际

  这是一片神奇的蓝土地

  ——写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之际

  星罗棋布,美丽富饶。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区域、长江联通海外的唯一通道、扼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环太平洋经济圈的交汇门户,浙江舟山群岛,总是那么令人神往。

  穿过《厉害了,我的国》中亮相的舟山金塘跨海大桥、西侯门跨海大桥,向着虾峙门国际航道、鼠浪湖40万吨级码头深水港进发,但见海水渐渐变蓝——淡蓝、浅蓝、湛蓝;浙江自贸试验区自去年4月1日挂牌以来,无论是油品全产业链的打造,还是营商环境的优化,抑或是政策制度的创新、开放力度的加大,试点改革逐步走向深水区,各项工作浓墨重彩,业绩成效可圈可点。

谁持彩练当空舞 油品全产业链显山露水

  显著提升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对接国际标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这是浙江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

  就大宗商品集聚能力而言,舟山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目前,这里已是全国最大的商用石油中转基地、全国重要的化工品和粮油中转基地、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亚洲最大的铁矿砂中转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基地。

  依托现有优势,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努力打造“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

  建设以原油、成品油、保税燃料油现货交易为重点的国际油品交易中心;以保税燃料油加注为切入点的国际海事服务基地,以石油商业储备为核心的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和以环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为引领的国际石化基地;建成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

  走进浙江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只见正对门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数字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自挂牌以来完成保税燃料油交易378万吨,天然气交易186万吨,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同时挂牌的东北亚燃料保税油交易中心建设初见成效。”浙江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鼠浪湖的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运营良好,40万吨大型矿船实现常态化靠泊,已成为长江以南最大的混配矿基地。

  大宗商品进出口货值1501.4亿元,其中油品货值99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4.6%。这是去年舟山口岸交出的亮丽成绩单。

  一系列创新举措显示,国际油品交易中心正加快突破。去年6月,浙江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向舟山浙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新批4家企业,颁发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资质证书,多年来仅有5家企业一统天下的行业格局宣告“破冰”。

  资本金达110亿元的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浙江自贸试验区,搭建省内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化工产品交易服务的核心平台——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现有油品化工贸易类注册会员企业超过600家,去年累计实现贸易交易量超1360万吨,其中油品化工贸易交易额突破500亿元,与新加坡交易所成功签约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打造世界油品交易中心,油品交易舟山价格、舟山指数初具雏形。今年1至2月该平台油品交易额同比增加三倍。

  3月上旬,我国首次公开允许注册在浙江自贸试验区企业,申请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

  3月13日上午,浙江自贸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等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开启原油交易期现合作新局面。

  以国际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为主要标志的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如一匹黑马,引人瞩目。2017年实现保税油结算量480万吨,占全国保税油供应量的45%左右。挂牌以来,实现保税油供应突破200万吨(其中跨关区供油63.1万吨),同比翻一倍;保税油调拨量588.1万吨,同比增长27.4%。

  在现有舟山油品罐区规模2277万立方米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黄泽山、双子山岛、六条溪等项目的建设、招商。

  在舟山本岛北岸,我国首个民企独资的LNG接收及加注项目——新奥LNG项目,已投入近50亿元,一期储罐年处理液化天然气能力达到300万吨,预定于今年6月投产。

  目标到2020年,自贸区力争形成4000万吨油品储存能力,LNG年处理能力300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的油品储备中转基地。

  “龙”游大海,气势磅礴。顺着正在建设的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大桥工地,只见滔滔东海中央,一座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正在崛起。红旗招展、车船穿梭。近万人奋战的鱼山岛石化基地建设工地,变化一月一个样。“基地已累计投资突破500亿元,各项配套设施全面铺开。”脸色被海风吹得有点黝黑的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这里将形成6000万吨/年原油炼化能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原油炼化基地和国际重要的石油炼化一体化中心之一。

  自贸区首笔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成功落地;开创舟山本地银行中资企业借用外债先例;设立离岸金融业务分中心;3月27日,自贸区管委会与工行浙江省分行、工行新加坡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近一年来,自贸区还积极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持续创新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同时引进各类金融机构7家,探索创新人民币汇流机制,打造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2018年力争部分结算落户自贸区,到2020年,力争达750亿元,占自贸试验区油品贸易总额的25%以上。

碧水东流至此回 高水平营商环境树口碑

  阳春时节,满眼翠绿。“你看,香格里拉大酒店工程一层已经筑起。”舟山市政府23层一间办公室内,舟山市招商局局长李方军推开窗户指点着说,像这样因为自贸区获批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让投资项目重现生机的例子不少。

  定海区兴海汽车滚装码头3年前就获得国家交通部批复,自贸区挂牌后,项目进度明显加快,今年2月初,投资商签署增资协议,这里将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汽车与装备进出口基地,设计通过能力为汽车60万台/年,零部件19万吨/年。有望成为国际、国内重要的滚装物流节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贸区就是具备高水平营商环境区域的代名词。

  挂牌以来,自贸区新增注册企业4860家,注册资本总额2339.11亿元;2017年舟山市新设内资企业6500多家,注册资本12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65%。与其他自贸区相比,总量或许有差距,但作为一个设在地级市的自贸区,上述数据其实并不逊色。

  数字的背后,凝聚着自贸区干部群众在提高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方面所付出的艰辛。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提升事项覆盖率,关注服务兑现率,关注群众满意率。

  市本级899项办理事项中已经有878项承诺能够实现“最多跑一次”,覆盖率达97.66%,其中涉及自贸试验区事项有348项,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90%以上事项已经开通网上申报渠道,公布第一批286项“全城通办”事项,基本实现办事不出岛;在全省率先实现外资备案无差异跨区域就近就便办理。

  投资项目设置全程代办窗口,对投资项目提供全流程代办、咨询,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的高效服务。

  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完成“竣工测验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浙报舟山国际传媒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实行“竣工测验合一”后,仅用20天就完成了规划、国土、人防、消防等部门的竣工验收,并减少申请材料22项,避免重复提交27次,时间上比以前减少2个多月。

  “证照分离”先行试点。今年2月1日起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明确商事登记过程中的98个审批事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根据申报登记主体不同情况,实施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制,很多事项变事前审批为事中监督、事后监管,大大激发市场活力。

  位于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的宇培舟山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试点采用“负面清单+零审批+联合会审”的承诺制方式,全流程审批时限缩减到37个工作日,业主喜出望外。

  按照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创新“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等重点任务要求,在口岸管理部门创新不同税号下调和、跨关区直供、夜间靠泊供油、24小时通关、供油全过程远程信息化管理等基础上,2017年3月,浙江自贸试验区开始建设舟山保税燃油加注“一口受理”平台,将保税燃油加注涉及到的仓储、供油、货代等申报主体集中到一个电子申报平台上。目前已实现油品出库、供油申请、油品核销等审批事项,通过平台一点接入、一次性提交电子单证信息,审批结果通过平台直接反馈给申报人。

  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建设运行以保税燃料油供应、船舶出入境为核心的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舟山特色分平台,实施海关、海事、国检、边检及港航“一口受理”机制。

  “网上单一窗口做到了无纸化申报。”舟山外轮代理公司船务部副经理周迪说,以前他单去海事窗口办船舶出入手续,资料就有2寸厚,现在海关、海事、国检、边检4个涉外窗口统一受理,电子申报,立刻审批,资料共享,效率明显提高。

  营造良好的国际海事法治环境。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事法庭。中国首家海事法律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中心设立达成意向,中国人保总部批准设立航运保险中心在舟山开展业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017年9月在杭州成功举行的首届世界油商大会,400余位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参会。会上签约项目20个,协议金额573.7亿元,协议利用外资48亿元。

  油品企业集聚效应凸显,挂牌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油品注册企业达1017家,注册资本774.78亿元,企业平均注册资本大幅领先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去年浙江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75.3%;自贸区范围内产出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6.7%。

天工人巧日争新

特色制度探索精彩迭出

  “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全国首创跨关区直供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从供给侧方面扩大了油品企业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直供业务的范围,而且从需求侧看,也为相关国际航运业务的发展带来更多便利。类似于这样的大胆探索,其红利的外溢范围会更加广阔。”这是商务部研究院专家白明的点评。

  该项创新成果成功入选“2017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创新案例”,并在专家评审环节得分第一。去年8月,海关总署向全国推广这一经验。中石化舟山石油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公司跨关区保税油直供量达37.2万吨,仅此一项企业节省各类成本近2200万元。

  积极复制推广探索改革创新经验,到目前为止,自贸区对前两批自贸试验区123项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已复制推广119项,自我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和创新案例40项,其中,全国首创的占50%,拟向全国复制推广数量位于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创新,推动企业运用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政策取得初步成果。争取国家和省级部门先后出台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政策与举措291条;去年7月推出全国首个保税油供应业务指南,填补了行业空白;今年1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出台实施,成为第三自贸试验区中的第一部地方法规。先后成立自贸区国际咨询委、自贸区研究院,为建成国际一流自贸区寻找突破口和最佳路径。

  尽管,自贸区建设许多探索没有现成经验,但作为我国唯一一个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贸试验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还是交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答卷,产生出许多神奇的量变、质变、裂变。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看,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的蓝土地,风正扬帆潮正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广阔的世界和充满希望的未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将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心怀梦想再出发,以勇立潮头的姿态继续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本版图片由浙江自贸区管委会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这是一片神奇的蓝土地 2018-03-29 浙江日报2018-03-2900003;浙江日报2018-03-2900005;浙江日报2018-03-2900010;浙江日报2018-03-2900014;浙江日报2018-03-2900008;浙江日报2018-03-2900018 2 2018年03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