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文化

李昌钰做客浙江警察学院

“神探”讲述如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本报杭州3月26日讯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赵宇晖) “我一辈子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3月26日,“神探”李昌钰来杭州了。在浙江警察学院的报告厅里,他以“刑事侦查新科技”为主题娓娓道来,与现场200位师生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奋斗观、效率观、工作观和生活观,交流人生感悟,揭秘“世界名案”背后的故事。

  李昌钰是著名国际刑侦专家、美国康涅狄格州警政厅终身荣誉厅长、美国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2003年,李昌钰被浙江警察学院聘为名誉教授,这是他第13次为浙江警察学院学子做讲座。

  “美国有史以来没有一个华裔做警政厅长,我做到了。”李昌钰说起自己的成长故事,引起了台下师生的浓厚兴趣。

  李昌钰告诫台下年轻人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带着“我能够成功”的信念去努力,成功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从警近60年,李昌钰到过47个国家,调查了8000多件案件。

  在报告会现场,李昌钰结合自己参与侦查的各类刑事案件,以科学的视角系统阐述了现代刑事侦查的理论与实践。他引导现场学生观察和思考真实案例,突出展示了刑事案件中保护第一现场对于案件侦破的重大意义,并重点分析了刑侦人员的素质提升、科学技术的充分运用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屡破奇案的背后,是李昌钰始终如一遵循“让证据说话,对历史负责”的执着。“现场的一根头发、一粒花粉,任何的证据都可能诉说着真相,而证人可能对此一无所知。”

  李昌钰说,证据科学的关键是“诚实”,不管是代表警方还是辩方都要诚实。面对台下的年轻学子,李昌钰认真地说:“诚实和公正是司法权威最大的价值。”

  在报告会现场,李昌钰还分享了“成功的五大关键”:第一,诚实乃立身之本的价值观;第二,使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奋斗观;第三,秉持24小时法则的效率观;第四,全力让证据说话的工作观;第五,满足快乐并助人的生活观。

  尽管李昌钰已80岁,他仍然保持着学习习惯,一天工作、学习16个小时。“每一天都应该好好过,因为过去了,这一天就不会再回来了。”他展示了一张时间表,写着例行工作时间、吃饭时间、睡觉时间等,精确到分秒,“一年8760个小时,不管你是院长、教授还是清洁工,一定要会利用时间。”

  在超过两小时的演讲中,李昌钰通过声情并茂、风趣幽默的讲述,与到场听众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职业生涯。从少年的艰难求学,到青年的刻苦奋斗,再到职业生涯的坚定选择。在他的鼓励下,台下学子踊跃举手发言,还收获了“神探”的签名照和警徽。

  他对同学们说,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懈努力,力争成为优秀人才,并且希望大家以德服人、以诚待人,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9 “神探”讲述如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18-03-27 6886883 2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