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人文世界

孤山不孤
精神长传

  重访孤山,九秩梦寻。

  西子湖畔,湖山烟雨。3月16日,中国美院500余位师生按着大典中的老照片,重访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旧址,依照当年国立艺术院全体师生集结孤山的经典合照,完成一次跨越90年的影像拍摄,集体重温学院历史记忆,传承“孤山精神”。

  远远望去,从中山公园到平湖秋月,约莫500米的孤山路,航拍机、游艇、摄像机全方位覆盖。师生们沿湖一字排开,国画系、油画系、史论系……

  春山如睡,湖水正兴,烟波浩渺,山色空蒙……不远处,蔡元培和林风眠两位先生的铜像在雨中矗立,师生静静聆听,西湖畔有笛声悠扬。照片中的师生不会想到,90年后又复刻了这一幕——那日天刚灰亮,数辆大巴从南山路出发,车停孤山之麓,数十位白发的老教授们,首先缓步下车。

  大合影中,有肖峰、全山石、王冬龄、卓鹤君、吴山明……

  回忆,随湖光拂面而来。

  “还记得1955年,我刚满16岁。”那日下午,吴山明和同学一起用扁担挑着行李,从红门局一路走到孤山的美院附中报到。这所学校,后来成为吴山明一生的轨迹。“老师教我们不要做画匠,要做大画家。同学们上下课都在画画,为了让我们休息,一到礼拜天,老师就把画室锁了,大家又想办法翻墙进去画。”

  春风细雨里,师生们又看见,89岁的全山石先生,在当年学生的簇拥下,沿着湖边往前走。1949年,家住平湖秋月浙大宿舍的全山石考入美院,学校离家近在咫尺。而如今,全山石的学生们,许多也都是名师了。

  郑朝先生,曾被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称为“写家谱的人”。他在《国立艺专往事》里这样描述道:“最易见到名师,是在上下班之际。那时潘天寿已辞去校长职,一身轻松,穿着长袍,施施而行,露出一点疏懒本色。黄宾虹,年已耄耋,来到校门口就被国画系学生搀扶而行,到了教室却传出他朗朗语音。林风眠戴着法兰西帽,挂着笑容,有时还拎着一盆花,要带回他的玉泉私邸。西画系主任吴大羽一星期从沪来一次,步履匆匆,坚定沉着,发出咚咚声。但有的先生如雕塑系教授程曼叔,不按时上课,中间来中间走,你要在上下班时遇到他则不容易。”

  国画系退休教授程宝泓回忆道:“我父亲程大逵是国立艺术院第一届学生,90年前的那张合影中就有他。生前,父亲常与我提起在孤山求学的经历,说从艺术角度唤起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担当中国文化复兴、美育当代社会的‘孤山精神’已融入美院的血脉,在代代师生中传承。”90年后能与父亲隔空对话,程宝泓感觉今天的这张照片意义非凡。

  重返孤山的那一刻,前一日从北京赶回的许江,在原校址前吟诵写就于数日前的《重访孤山赋》:“戊戌之春,正月之末,国美师生计约500人,踏青白堤,重访孤山……”不远处,蔡元培和林风眠两位先生的铜像在雨中矗立,悠扬笛声中,师生静静聆听,向建校的一代先贤致敬,同时也希望重新唤起国美血脉中的“孤山精神”。

  此刻,孤山的记忆被唤醒。想起1928年,教务长林文铮先生在开学仪式上演讲的《本校艺术教育大纲》:“艺术学校不是单为栽培后进,而是师生共同研究的场所,掌教者应当自认为永无毕业的老学生。”

  这,是一次跨越90年的时空对话,是一种传承不息的“孤山精神”。


浙江日报 深读·人文世界 00011 孤山不孤
精神长传
2018-03-26 6878794 2 2018年03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