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坚守信仰
王玉宝
少年时,面对先生的追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至今仍在我们脑海中回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青年时,为理想和主义赴欧。一旦确定了信仰,“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之后,周总理用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回报了人民,也让整个民族留下对他的深深眷恋。
百年沧桑,时光飞逝。今天,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盛世光景,可以告慰周总理的平生夙愿。无论是个人的坚守还是全党的奋斗,底色都是一颗不变的初心所放射的信仰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周总理是六个方面的杰出楷模,第一条就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纵观周总理一生,不论革命力量多么弱小,白色恐怖多么残酷,对敌斗争多么激烈,政治局势多么复杂,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的挑战多么严峻,担负的责任多么艰巨,个人的处境多么困难,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始终遵奉自己的誓言。在周总理的心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样的道理已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论述。信仰让周总理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中国走出羸弱和分散,建立起新中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我们尤需让信仰之光烛照前程,以信仰之力胼手胝足。
今天,如何不忘初心,怎样坚守信仰?坚持真理真信真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入学习,获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的真切认知,才能真正建构起信仰的基石。这是我们党历来强调思想建设的原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学懂弄通做实这一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夯实信仰。
坚守理想矢志不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架构中,初心和信仰是一个重要基石。这绝不是一个只需挂在口头的东西,绝不是一个只需在各种会议和文件中做摆设的“花瓶”,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塑造、实实在在地坚守。周总理一生不断磨砺信仰的底色。1943年3月18日,是他的农历45岁生日。在重庆红岩村,他没有出席同志们为他准备的庆生会,而是简单地吃了一碗面条,就回到办公室,撰写《我的修养要则》。以这样的劲头坚守信仰,才有了他孜孜不倦为人民奋斗的干劲。
坚定信仰不断“温习”。信仰不是喊一句口号就能建立,需要在心灵世界进行扎实建构。信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确立之后还要不断“温习”。如何“温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说,“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这说的就是对信仰的“温习”。其实,包括党的一大遗址、南湖红船,也包括周总理等先驱们的感人事迹,都是宝贵的。常去这里面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信仰就会焕发新生,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就会延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