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浙江城市经济的“两大重构”

  信息化对城市化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信息传播的空间成本几近为零,传统的空间距离衰减效应失灵,城市的规模效应和空间集聚作用被弱化,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传统二、三产业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化了城市的整体运行环境,城市的要素集聚与经济辐射功能得以增强,信息节点城市对区域的控制能力不断强化,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信息化对新时代的城市经济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达拉斯、班加罗尔、深圳、杭州等创新型城市生机勃勃,而利物浦、底特律、莱比锡等曾经的世界名城却日薄西山。在省委省政府的持续推动下,浙江城市化进程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新时代浙江城市经济逐步呈现“两大重构”。

  城市经济结构从“传统制造为主”向“服务经济引领”转变

  信息时代城市之间的经济与产业竞争,主要是一场创新能力的较量,而创新能力的竞争实际上比拼的是人才和数据资源的拥有量。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对城市经济的渗透和城市经济结构中信息经济比重的提高,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如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成为城市的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加快改造制造、医疗、金融、教育等传统产业,并催生出大批新产业和新业态。

  曾几何时,“浙江制造”以其低成本优势快速占领国内外市场。然而,制造业产业层次低、产品档次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弊病,以及要素成本上升、环境容量不足等制约,使传统制造之路越走越窄。

  近年来,浙江以信息经济为引领,城市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持续跑出“加速度”,成为引领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主引擎。2017年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4%,成为转型升级主导产业。服务贸易出口额达2429亿元,同比增长17.1%,服务外包已成为第一大出口领域。杭州、宁波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金华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深入推进,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现代服务业的高效引领下,信息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振兴,互联网新基因注入传统优势产业,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装备数控化率等全国领先,浙江正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迈进,智能制造装备及关键基础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智能化产品及应用层出不穷。浙江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城市“服务经济”时代的快速来临,为中国经济升级版又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

  城市经济组织从“县域经济主导”向“都市经济带动”转变

  信息时代各类要素实现了更大空间尺度上的自由流动配置,“虚拟”的信息空间与“实体”的地理空间密切交互作用,推动了城市内外空间加快重构。

  从城市外部来看,掌控信息资源的城市成为时代王者。信息节点城市吸引人才、创新、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汇聚,并通过信息网络覆盖,形成区域控制力和领导力。由城市分离出来的生产环节,在信息化带动下,迅速延伸布局直至另一个城市,城市之间功能和产业分工互补、共生共荣,网络化、集群化融合发展趋势愈演愈烈,这也是近些年来都市区、城市群等加快发展的原因之一。

  从城市内部来看,信息化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划时代的改造。除了电子商务对城市大型百货、大型超市的冲击外,远程办公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欧美已有超过40%的大公司采用“弹性工作制”,包括IBM、微软、思科等等;同时,零工经济(指依托互联网,由工作量碎片化的自由职业者构成的经济领域)、时薪制度等新型就业模式层出不穷,我省也出现了网络威客、微商创业等网络创业人群。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下,浙江正着力打造“网上办事大厅”,老百姓办理证件可通过网上申请、快递送达。此外,智慧医疗、在线教育、智能交通等加快发展,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交通体系,进而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产生重要影响。信息时代,城市将呈现离散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如北京的一般性产业、部分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行政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将逐步向外疏解。我省也积极支持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城市边缘的特色小镇方兴未艾,城市内部空间加快重构。

  曾几何时,亮点纷呈的县域经济是浙江经济的重要依托。然而,县域经济辐射能级低、集聚创新要素能力弱、重复和低效竞争多、公共资源共享性差等先天不足逐步显现,“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空间发展格局,一度成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掣肘。

  信息时代,浙江通过以都市区为主体形态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县域经济为主体”的小布局逐步被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大中小城市协同共荣的“都市经济主导”大格局所替代,更大空间尺度整合优化配置资源,促进产业集群、空间结构、交通网络、要素流动等一系列“连珠反应式”的转型升级。省域城市化率从2004年的54%上升到2017年的68%,八成以上的经济和消费发生在城镇,城市经济成为发展的绝对主体。四大都市区积极发挥创新、人才、资金、信息、产业集聚的主平台作用,并通过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温台沿海产业带等高层级发展轴,带动周边县区、特色小城市、卫星城镇的一体化发展,促进长三角南翼城市群全面参与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进一步增强了我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整体竞争优势。

  当前,我省四大都市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已达七成,特别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智慧经济、时尚经济、空港经济、虚拟金融等新产业和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龙头核心区域。浙江“看得见风景”“摸得到幸福”“载得动梦想”“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为全国积累了有益经验。

  【作者单位:浙江省政府咨询委】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浙江城市经济的“两大重构” 2018-03-02 浙江日报2018-03-0200012 2 2018年03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