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经济瞭望

南国归来
话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位于深圳罗湖口岸附近的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今天在前海我们仍然看到了这样的速度。强者恒强,持续领跑,广东靠的究竟是什么?

  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8万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99万亿元,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5年年均增长7.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从8545亿元增加到1.7万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229亿元增加到1.13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超万亿元的省份;进出口总额连续五年超6万亿元,出口占全国比重达27.5%。

  一连串的数字折射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和努力,这背后是创新驱动和开放包容。

  先说创新驱动,5年来广东拥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6652家增加到3万家,跃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7万亿元,年均增长11.4%。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及专利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72.5%和58%。仅2017年广东就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新型研发机构达21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达690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再说开放包容,这一点更是无需赘言,在广东可以听到操着全国各地口音的从业者。记者在深圳的一个公园里,周末正在一起跳广场舞的人交流起来明显能听出不同口音;在广州、深圳的很多社区,居民们也发现自己的邻居就来自天南海北。是什么吸引了他们?是广东的包容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发展的路径有所差异。就拿浙江和广东相比,广东承接了不少国家任务,中央从全国开放的高度做了顶层设计,是试验田,是先行区,推动开放型经济为主导的改革;浙江则由于历史原因,工业滞后,加上地少人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温州的民营经济、台州的股份经济等都首先从基层发端,进而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今天的全球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环境的竞争。在传统资源约束趋紧、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也只有在释放制度红利上先人一拍,发展才能快人一步。谁的制度供给水平高,谁就更能吸引集聚更高端的要素,谁就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而经济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多都是制度供给不足、不到位造成的。

  一直以来广东在这方面有着先发优势,不断加大制度供给,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深入推进,截至2017年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由122项缩减到95项,对社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国内首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落户。

  在广东寻访改革足迹后,笔者联想到浙江经济当下的改革发展。和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相比,浙粤之间总量差距依然明显,优势各有不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浙江如何才能继续勇立潮头?浙江在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的进程中,广东的发展经验可资借鉴,浙江在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发展探索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更上层楼。


浙江日报 深读·经济瞭望 00011 南国归来
话改革
2018-02-28 浙江日报2018-02-2800029 2 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