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化

大爱无疆 精神永续

  如果不是因为马里,非洲曾经距离我很遥远。

  它可能是作家海明威笔下“乞力马扎罗的雪”;可能是纪录片《非洲》里高耸的阿特拉斯山……

  美国学者布罗蒂加姆在《龙的礼物》一书中援引南非媒体的评价说,“龙的礼物”既实际又慷慨,其中一件默默送了50年(指2013年),这个“礼物”就是中国对非医疗援助。

  援非医疗是我国外交的一张金名片。1963年4月,中国政府应邀向阿尔及利亚派出了由24名医疗专家组成的第一支援外医疗队,迈出了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第一步。

  2018年2月,恰逢我省援非医疗50周年。1月,我有幸到马里采访,与中国第25批援马里医疗队朝夕相处。顺着时间的脉络,我在13000公里之外的西非,重塑马里印象。

  出发前,我曾拜访过1968年中国第一批援马里医疗队的老队员,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勾起他们的回忆。他们回想起在马尔格拉的岁月,告诉我,马里是一段记忆、一种精神、一种象征。

  这是永不消逝的记忆。中国医疗队是马里医疗发展的推动者、记录者。50年来,在马尔格拉、卡地、锡加索都留下了中国印记——骨科、眼科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西非唯一的放疗中心造福一方百姓;传统的中医药技术在这里崭露头角,中华文化走进这片神秘而广袤的土地。顺着时间轴回望,这些都不再是一个个短暂的片段,而是一座座带动马里医疗发展的里程碑。

  这是代代流传的精神。医疗没有国界,治病救人是身为医者最质朴的心愿。无数个危难时刻,医疗队队员没有犹豫。他们在非洲种下爱的花朵,芬芳永存;播撒着勇敢的种子,激励着一批批医疗队员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这是中国印记的象征。在巴马科,中马友谊大桥、浙江大道、浙江医院……一个个浙江元素,勾连着中马两国的过去与未来。中国医疗队也从一个个医生,衍生为勇于担当、敢于开拓的浙江群像。

  50年倏忽而过,50年的援非历程,我们无法逐一记录,但这段记忆、这种精神、这种象征却跨越时空延续至今,并将继续传承下去。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5 大爱无疆 精神永续 2018-02-24 浙江日报2018-02-2400013 2 2018年02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