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勇当探路者·改革看温州

弄潮新时代 放飞新梦想

  弄潮新时代 放飞新梦想

  戚祥浩

  采访对象:永嘉县

  改革话题:砥砺奋进 实现转型升级跨越

  勇做时代弄潮儿,放飞梦想写华章。改革开放40年,是永嘉砥砺奋进的40年。

  从创办全国第一个专业市场——桥头纽扣市场,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到如今全面发力产业转型,成为全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省级“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发展试点;

  从楠溪江众景点单兵作战、各自为营,到全域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养生、美丽乡村等呈现深度融合发展之势;

  从山区、沿江发展差距明显,到如今全面推进“一带两城五组团”发展布局,规划建设248个、总投资4298亿元的大项目,形成县域均衡协调和城乡共富共美跨越式发展新格局。

  楠溪大地上,一幅山水城市相辉映、全域全民尽展欢的繁荣发展画卷,正在成为现实。

“智造”引领产业革命

   “两化”融合全面开花

  改革同期声:抢抓“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试点、第二批“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和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发展试点建设的有利契机,聚焦鞋服、泵阀、教玩具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大力实施“机器换人”等行动计划,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华丽蝶变。

  近年来,在大部分传统服装企业被高库存、高成本、低利润或者无利润困扰时,坐落于永嘉的报喜鸟集团已经成功开启全国服装行业“工业4.0”先河,玩起了个性化定制,在去年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按需定制不仅破解了报喜鸟库存积压难题,而且产品的生产周期从平均15天缩减至7天,产能从日产200套扩大到1000套,合格率从95%提升到99%。

  永嘉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标杆引领,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打造“两化”融合永嘉样板,推动企业从“单个干”向“一起干”转变。通过组织优秀企业家到阿里巴巴、华为、三一重工、海尔等考察学习“两化”融合,邀请资深专家和领军企业家为企业“传道授业解惑”,当地奥康、红蜻蜓、东蒙、迷西仕、鲍士高、蜘蛛王等一批鞋服企业,纷纷向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营销服务网络化等方向发展。

  从资金、平台、人才三个方向发力,永嘉县不断完善“两化”融合服务体系,推动企业从“不敢干”向“大胆干”转变。

  以迦南集团为代表的制药装备行业,研发了医药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以伯特利、超达、宣达为代表的泵阀行业,探索与华为合作“物联网”发展模式;以育才、亚龙、凯奇为代表的教玩具产业,加快推进数字车间建设……如今,“两化”融合在永嘉县逐渐形成各行业全面开花态势。

  沿着智能制造发展之路,永嘉创成温州首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国首个泵阀知名品牌示范区,获批创建国家级玩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连续二年跻身全省“两化”融合第一梯队,2017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增速创五年来新高。

全域旅游风生水起

   实现山区绿色富民

  改革同期声: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温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楠溪江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力做好农旅融合发展文章,持续打响楠溪江旅游品牌,加快形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山区发展格局。

  永嘉楠溪江流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闻名遐迩,是国家级风景区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境内分布着800多个景点。近年来,当地致力于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实现渐进式开发。

  全区域发展旅游。在山区,永嘉将打造五大主导产业鲜明的生态休闲业特色组团;在沿江,将依托工业品牌和企业文化,促进旅游与工业生产、产品展销、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

  全天候发展旅游。针对楠溪江旅游白天热夜间冷、夏季旺冬季淡的状况,永嘉大力发展月光经济、推出冬季旅游项目,布局培育一批“世外桃源”型的精品民宿,推动旅游消费“全天候”“全季节”增长。

  全业态发展旅游。永嘉借助“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挖掘永嘉历史文化,做好“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养生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拓展新业态、拉长产业链。

  系列组合拳之下,永嘉全域旅游发展风生水起。仅过去一年:楠溪江进入5A创建预备名录前列,获评2017中国首届十大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瓯窑小镇获评“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省级非遗主题小镇;成功举办2017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永嘉站)、楠溪江·东海跨年音乐节等系列大型活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养生、美丽乡村等呈现深度融合发展之势,旅游总收入破百亿元,连续5年保持30%增长。

  “朝游楠溪江,夜宿桃花源”。如今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永嘉的民宿便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

  随着游客人数增多,去年柿子采摘季,永嘉鹤盛镇东炉村特意留下部分柿子树不摘,卖起了“柿子风景”。漫山遍野的红柿,让这个昔日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村庄成了网红,连带着村里的萝卜、青菜、番薯干等土特产成了畅销货。

  “冬天看柿,夏天拍花。今年我们将种花卉,把一年四季景色弄起来。”尝到旅游发展甜头后,永嘉县鹤盛镇东炉村党支部书记周仙琴信心满满地说出了更长远打算。

跨越之路

“一带两城五组团”

城乡建设齐头并进

  改革同期声:始终秉持“义利并举、敢为人先”的永嘉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实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构筑沿江产城融合、山区绿色崛起的“两极并进”新格局,为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助力“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提供更多永嘉素材和永嘉样板。

  当前,永嘉最大的县情是沿江和山区发展差异大,如何以空间优化为抓手,在城乡融合发展上下功夫?

  永嘉的总体思路是构筑“一带两城五组团”发展布局。瓯北清水埠城中村改造和屿北古村整村置换,正是永嘉城乡建设齐头并进的典型。

  “一带”是指瓯江北岸城市带,打造一条整体协调发展的城市带和经济带。“两城”是指上塘生态宜居精致县城和黄田“温州北高铁新城”。“五组团”是指在山区12个乡镇,打造5个主导产业鲜明、配套功能齐全的生态休闲业特色组团。

  在永嘉沿江,全力推进瓯江北岸开发建设。瓯北清水埠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现场,11幢主体建筑拔地而起,高耸的楼群见证着这片土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该项目总占地1233亩,涉及3 个居委会和6个行政村,拆迁居民2300户、企事业单位80家,拆迁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温州市单体面积最大、拆迁户数最多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在永嘉山区,大力推进楠溪源头田园综合体建设。岩坦镇屿北古村整村置换现场,老村整治、安置小区建造、村口旧民居提升,三项工程同时推进。屿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上“活化”之路。上海世贸控股集团计划投资20亿元,在屿北古村打造中国古村落文化创意谷,开创了全省古村落“整村置换、村企合作”开发保护模式之先河。

  永嘉世贸中心、清水埠城中村改造项目、南陈温泉小镇等,而今都在稳步推进。“一带两城五组团”谋划并实施了248个重点实施项目,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真正走出了一条城乡共富共美的新路子。


浙江日报 勇当探路者·改革看温州 00022 弄潮新时代 放飞新梦想 2018-02-23 浙江日报2018-02-2300004;浙江日报2018-02-2300006;浙江日报2018-02-2300007;浙江日报2018-02-2300014;浙江日报2018-02-2300025;浙江日报2018-02-2300015 2 2018年0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