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心系高校学科发展
协同迈向“双一流”高地
本报记者 陈宁 严粒粒
“人文社会科学如何才能和自然科学齐头并进?”
“‘双一流’学科、高端学科的建设,投入力度应该更大。”
……
这是1月29日中午,出现在教育界别委员驻地的一幕。午休的空档,“双一流”一词引发了几位委员关于高校建设、学科均衡发展的讨论。
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首先发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目前全省进入A+的13个学科中,只有3个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全面推进,但为什么学科建设不均衡的问题一直存在?”
省政协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真金把问题核心直指人才培养。“在文科类院校多年,我发现人文社会科学层次人才引进很难,中青年人才的培育体系也不够健全;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还缺乏国家级智库等高层次平台,很难建立一支梯队合理的队伍。”
“我希望有更多的经费和人才项目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中去,这样,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会有质的飞越。”韦路委员说。
人才培养,引起了在场委员的共鸣。几位委员都提到,目前我们的“国千”“省千”等人才项目,大部分只针对理工科,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项目寥寥无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建设高校和优势特色学科发展。作为去年唯一一所入选“双一流”的涉及力学学科的非“985”高校,宁波大学的学科建设一直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讨论间,省政协委员、宁波大学副校长邵千钧也围坐过来:“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一般需要比较深厚的学术氛围和基础,相比较之下,理工科认定和评价的体系更加多元,可以从多个层面取得突破。”他说,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主要依据,就是2012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一项科研成果。
韦路委员提到,去年,浙江大学制定《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引发社会热议。他认为合理而多元的评价体系,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指挥棒”。“‘双一流’是整体一流,‘双一流’高校的所有学科都应该均衡发展。”
多元的评价和发展体系如何建立?卢真金委员翻开自己的提案,抛出了“浙江特色”的观点:“浙江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就是要根植于浙江本土的文化优势。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背后,折射的就是浙江的廉政文化。”
短暂的讨论结束了,大会闭幕后,委员们回到工作岗位,将带着新的精神、新的使命,继续投身到加强学科建设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