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开启“一单到底、货通全球”物流新模式
中原之中 陆网空丝路交织
本报记者 吴妙丽 金春华 石怡锋
郑州开启“一单到底、货通全球”物流新模式
中原之中 陆网空丝路交织
本报记者 吴妙丽 金春华 石怡锋
一架架国际国内航班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密集起降,忙着装卸货物的拖车在货机坪与仓库间来回穿梭;远处,密集布局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延伸向地平线……日前,一个零下10℃的早晨,记者看到了一个异常繁忙的郑州,这个地处“中原之中”,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内陆城市,正成为“一带一路”上商贸物流的重要关口。
“这是Inditex公司的冬款时装,昨晚‘坐包机’过来。从清关到入库再到分拨至全国各地,只需12小时。”郑州机场国际西货站,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副经理许宏宴正忙着调度。2017年,这家西班牙最大的服装公司选择郑州设立其旗下ZARA分拨中心,一年空运进出口超过1万吨。
从货运一线普通员工做起,短短5年间,许宏宴见证了郑州机场从单一货站、单一口岸到有7座货站、6大口岸的突破。巴西的牛肉、挪威的三文鱼、德国的宝马车……货物品类不断丰富,货物吞吐量从万来吨增长到2017年的50万吨。
2017年12月30日,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首次跻身全球机场前50强。这是郑州以及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走向开放的生动写照。
以国际化机场货运航线为依托,打造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一周“八去八回”的中欧班列和联通四面八方的米字形高铁,交织成快捷畅通的“陆上丝路”;如火如荼的自贸区、跨境电商构建起买卖全球的“网上丝路”。“三路并举”,国外产品从郑州走进河南乃至全国百姓的家,中原大地的丰富物产得以实现全球畅销。
庞大的交通网络有着高效的运转模式。记者了解到,郑州努力创新空、铁、公、海多式联运,开启“一单到底、货通全球”的物流新模式。
元旦前夕,1.3万株月季花苗,从河南南阳基地,走300公里高速路到达郑州国际陆港,坐上第1000班中欧(郑州)班列的恒温冷链集装箱,穿越冰冷刺骨的西伯利亚,经15天跨国之旅,于近日到达目的地波兰。三四个月后,它们将装点欧洲的春天。
“南阳月季以往通过海运至欧洲,全程45天左右。公铁联运运输速度快,还实现了‘一票式’通关,可享受门到门服务。”下午3时许,郑州国际陆港,国外操作部经理张宏卫向一批客商介绍多式联运的优势。他说,通过与连云港、天津港、青岛港等港口联手,郑州已开通到达日本、韩国等地海公铁多式联运国际物流通道,把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在一起。
1月底,郑州机场将启动三期工程,结合郑州高铁南站建设,实现航空货物和高铁运输的无缝对接,建成全国首个“空铁联运”综合性物流集散中心。
快捷便利的物流网络背后,有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智力支持”。去年9月建成的郑州机场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已初步实现郑州至卢森堡、芝加哥两条专线的在线订舱、境内外卡车在线约车和物流信息全程追踪等服务。
“买全球、卖全球,全球关口在郑州”,以此为目标的河南人在完善通关服务、口岸功能等方面不断突破。更加开放的郑州带来更加活跃的市场主体。截至去年底,河南自贸区内新增注册企业23623家,超出既定目标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