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忠诚为民的丰碑
叶美峰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谢高华同志退休多年,但广大干部群众每当提起他,都充满了尊重和钦佩。无论是在当时的衢县、义乌,乃至后来又回到衢州,谢高华在两地人民群众中都留下了极好的口碑,也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起了一座丰碑。这源于他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四有”县委书记的要求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谢高华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标杆,他就像一本书,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宁丢乌纱帽”的韧劲。苏轼《晁错论》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谢高华荣获过“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终身贡献奖”,因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就是在他任上开放并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当时计划经济的铜墙铁壁下,作出这样的决定无疑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但谢高华面对质疑发出了“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我宁可不要乌纱帽!”的铿锵之声。谢高华认定放开市场,允许农民经商是一件好事情,所以他横下一条心,坚决把它干成,义乌抓住机遇,培育繁荣了市场。“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就是谢高华心中的执着和韧劲。认准的事情,只要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去做,就会不断激发蓬勃之气、奋发之态、进取之心,积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高价自留橘”的闯劲。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共产党人当初“敢于开创、打破常规”的闯劲,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不会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在谢高华身上,就有着这样一种敢闯敢冒的精神,早在担任衢县县委书记时,他就因“助长高价买卖橘子”而挨过批评。但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让农民增加了收入,还提高了大家的种橘积极性,最后这一做法又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扬。凡是有利于人民利益的事,就要坚决地去做、勇敢地去做。如果墨守成规或者瞻前顾后,工作起来就只能在原地打转,裹足不前。面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发展期待,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勇气和毅力,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闯出一番新天地。
“大号解放鞋”的钻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首先必须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当年有很多人都知道谢高华穿的是“大号解放鞋”,他非常注重多听、多看、多向群众学习,曾用5个月时间挨村逐户走遍义乌大地,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集中群众智慧,形成了开放小商品市场、支持税务部门试行“定额计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主张。就是这样一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钻劲,让谢高华有底气和信心作出那些重大决策。钻劲,就是要沉下去,深入进去,不把问题研究透、解决好,决不罢休。其实,不管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精神,钻进去调查研究,跳出来思考谋划,做到“想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江南红旗渠”的干劲。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换句话说,党和人民的事业都是实干出来的。被称作“江南红旗渠”的乌溪江引水工程,关系着金华、衢州两地的干旱缺水问题,谢高华始终挂在心上。回到衢州担任常务副市长时,他主动担当工程建设总负责人,推动这个迟到了20年的项目顺利开工,并与建设者们一起吃在工地、住在工棚,甚至动情喊出“退休也要退在工地上”的真挚话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像乌溪江引水这样的民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苦干实干。谢高华心怀群众,所以干劲十足,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唯有实干,才能为老百姓谋得福祉;唯有实干,才能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新时代,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需要我们弘扬和践行实干精神。
处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向谢高华同志学习看齐,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恪尽职守,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工作、有所建树,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称赞。
【作者为中共常山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