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风情小镇:风情如何醉游人
记者 周静
胜在风情
“社戏锣鼓伴月升,腊肠香味随风飘。”漫步绍兴安昌古镇,随处可见箍桶、竹编、打铁、纳鞋、挑花边、纺棉花等传统手工技艺,充分展现了安昌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方游客陶醉在观赏体验绍兴民俗风情、领略绍兴历史文化积淀的氛围中。据悉,今年元旦三天假期期间,安昌古镇游客超过6.5万人次。
在浙江,像安昌古镇这样风情独特的小镇星罗棋布:嘉兴西塘的潋滟波光,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温情婉约;衢州廿八都的白墙黛瓦,诉说着千年古镇的岁月沧桑;台州石塘镇的渔民画,勾勒出既传统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渔家生活……这些的小镇是浙江旅游的“掌上宝”,亦是八方游客的“心头爱”。
近年来,随着我省全域旅游建设的推进,浙江小镇的潜力被逐步唤醒。在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工作实施办法》,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验收命名100个左右民俗民风淳厚、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业态丰富的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如今这些小镇,成为赴浙游客欣赏浙山水、品读浙文化、感受浙乡愁的重要目的地,也将为我省着力打造“诗画浙江”中国最美旅游目的地提供重要助力。
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旅游风情小镇的创建热潮下,现在我省各地乡镇更加重视个性化旅游产业的打造,新的旅游项目与业态层出不穷,为游客带来了丰富体验,赢得了良好口碑。
重在推广
近日,由浙江省旅游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报集团旅游全媒体中心承办的“小镇×未来艺术家”分享汇暨“诗画浙江·镇有风情”2017浙江旅游风情小镇推广季闭幕式在浙江省展览馆举行。
“风情小镇有艺术之美、有生活温度。小镇的风情在于原汁、原味、原乡,一种原生态的纯粹。”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动画艺术学院影视系老师、国内一线影视广告导演谢瀚锋,以及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徐向纮教授等专家,讲述了《镜头中的小镇》《小村改建》等小镇跨界故事。
浙江的众多风情旅游小镇都有深厚的文化资源,来自湖州市南浔的小镇代表董新建在现场为大家解读了国画南浔。江南水乡风情自古颇受书画家的喜爱,如今,南浔古镇与中国美院等艺术院校开展深度合作。
旅游风情小镇必备风情要素、旅游要素、服务要素和环境要素。在这当中,旅游的服务设施和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下雨天如果递上一把及时伞,也能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小镇的风情。在这个共享的时代,浙报集团旅游全媒体中心联手时下最热的共享雨伞公司定制了一批“诗画浙江”版的共享伞,希望倡导“共享·绿色”的理念,提升游客和小镇居民的文明旅游意识和公德心,共创共享美好的旅游环境。这成为“诗画浙江·镇有风情”2017浙江旅游风情小镇推广季活动中的一个亮点。
期待精彩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经发布了首批21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名单和115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创建名单。作为乡村旅游“十三五”时期优先发展的重点区域,风情小镇将最终建成3A级以上旅游景区,成为旅游产品多样、旅游效益突出、产业融合共赢的新样板。
旅游风情小镇之所以吸引人,关键在于它的原汁原味。旅游风情小镇之美,不仅源于烟雨迷蒙的小桥流水,也来自悠久文化传统;乡村振兴,源于文化自信。
纵观国际,荷兰利瑟小镇、奥地利哈尔施塔特小镇、法国南瓜小镇,分别以郁金香、“盐”和南瓜为核心吸引物,每年吸引大量世界各地游客,实现旅游推助小镇经济腾飞。
对于风情小镇而言,“突显特色、留住乡愁”的重点使小镇具有明显的个性和灵魂,更在于提供文化浸润、承载地方文脉、彰显乡土文明。旅游风情小镇,以文化和乡愁为纽带,以人文和风景为载体,联接着四方游客,让传统的风情和文化在共建共享中传承、创新。
从本质上讲,旅游风情小镇是一个复合型开放式的旅游景区,更应是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乃至旅居者共建共享的生活空间。作为今后旅游业增长的主战场,旅游风情小镇不仅可能改变乡村生态面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产业要素流动方向,更是消弭城乡基建鸿沟、唤醒乡村文化复苏的重要力量。在乡村加速振兴的大潮中,浙江旅游风情小镇将演绎更丰富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