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版

金融之变:变的是规模和形式 不变的是回馈社会的用心

  清晨破晓,车水马龙的路桥市场又热闹起来。

  “无户不商、无巷不贩、无街不市”,不大的地域面积盛装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万千气象。经历40余年变迁,路桥从小小的乡镇转身变为台州市行政区,商贸经济也不仅仅局限在十里长街。

  回首过往的四十年,王道政把秘诀之一,指向金融之变。

  现年61岁的王道政,是路桥农商银行的员工,他是路桥金融40余年变迁的亲身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1978年4月,王道政进入路桥镇信用社工作。在他印象里,当时的路桥商贸已然起步,但支持农村领域的金融机构却十分短缺,老百姓发愁的是去哪里贷款。

  1988年创立银座金融服务社,1993年创立泰隆城市信用社,1995年创立路桥农村信用联社……在路桥的金融发展史上,这几个节点被重点标记。经历几十年的市场荡涤,路桥已然孕育出台州银行、泰隆银行、路桥农商银行等4家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地方法人银行,原先的信用社已经改制为路桥农商银行,路桥当地也涌入了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0多家保险业金融机构、8家证券业金融机构等。

  小微金融,处处着眼于“小微”,台州犇豪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星深有体会。

  “当时,我加订了一批瓷质台灯,却因流动资金紧张而焦头烂额。”张星说,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分行得知这一情况,及时送上“意想不到”的贷款。贷款的“意外”不仅在于速度之快,反应够及时,还在于“商标质押”贷款的形式之新,这对于轻资产、少抵押物,但活跃在路桥大街小巷的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福音。

  “截至2017年10月31日,泰隆银行台州区域已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449笔,累计发放‘标贷通’贷款534笔,贷款金额累计20348万元,目前‘标贷通’贷款余额7345万元,贷款户均约38万元,切实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泰隆银行台州分行行长元志卫表示。

  “业内有句说法,小微金融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路桥从省内甚至全国来看,都可以说得上是鲜活而典型的样本。”路桥区金融办主任洪雁平说,路桥鼓励当地金融机构不断打破陈规,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创新,有效缓解路桥的小微金融难题。

  近些年来,涌现出了泰隆银行的“三品三表”风控法、“三三制”服务制度、党建+金融普惠新模式;台州银行的“小本贷款”、“十六字”风控手段;路桥农商银行的“网格化”服务、“百晓普惠模式”、“社银联通”工程等等。在路桥鼓励金融机构倾斜服务重心的号召下,城乡接合部等金融服务薄弱的区域,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专营化金融机构为抓手,为小微企业提供就近、贴心的金融服务。

  什么样的土壤,决定着什么样的金融。金融又反过来反哺路桥经济的壮大,不断解放着生产力。据统计,2017年1到3季度,金融业对路桥区第三产业GDP的贡献率达11.7%以上(对全区GDP的贡献达6.8%),小微金融成为路桥区四大产业金名片之一。

  市场经济的涓涓细流,沿着密布的河网向东,最终汇入的是浩瀚东海。从“路桥造”到“世界经济”,在未来,小微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上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眼下,路桥正通过建设金融集聚区项目引导路桥区金融产业从局部分散发展向中心区域集聚发展转变,强化城市核心区建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金融机构齐全、融资渠道多元、金融服务高效、金融环境诚信的区域性金融集聚平台将呼之欲出。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金融之变:变的是规模和形式 不变的是回馈社会的用心 2018-01-15 浙江日报2018-01-1500028 2 2018年01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