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镇海,从此气象一新
幸福镇海,从此气象一新
镇海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璀璨,素有海天雄镇、浙东门户、商帮故里、院士之乡之称。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加快推进“两美”浙江建设,镇海以“规划设计,整治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为内容,全域整治、全民发动、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挥洒铺陈“小城镇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的镇海新画卷。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赋予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新的实践意义。
本着与民生改善、历史保护、产业发展三结合原则,镇海绘就了一幅环境整洁、特色彰显、管理有序、设施配套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新蓝图——澥浦镇以“赏大河美景,品古镇新韵”为核心,澥浦镇正着力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庄市街道围绕“宜业宜居宜创首选地”总体目标,打造“甬商故里、创业创新”的人文庄市;蛟川街道则以“一核、一片、四线”为重点整治内容,重塑“生态都市、幸福小城”的宜业宜居新蛟川;骆驼街道着力提升“商贸要津、品质新城、智造高地”的卓越骆驼新魅力;九龙湖镇以“镇海之根”为主题,重点打造九龙湖鱼山历史文化公园和鱼山文化特色街。
方向清晰,恒心有成。伴随着镇海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镇海人不断刷新成绩单:根据镇海区小城镇整治规划方案,共梳理111个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蛟川街道开发区断头路打通工程、交通环境治理工程,骆驼街道危桥整治及改建、沿街商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九龙湖镇河道治理工程、田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等104个项目已开工;澥浦镇329国道-兴建西路景观节点提升、公共厕所改造工程,庄市街道主路口及城区主要道路两侧景观提升工程,蛟川街道中官路菜场、蛟川生态园景观提升一期等79个项目已完工。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进入新时代的镇海,正在用智慧与干劲,书写着属于自身的精彩传奇, 幸福镇海,从此气象一新!
新需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环境综合整治问计于民,创建优美城镇以人为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镇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环境整治倒逼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让人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对一个小城镇来说,特色就是灵魂。镇海加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避免千镇一面,力争一镇一品,努力从源头推动小城镇环境的改善。
澥浦镇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小城镇整治工程,水岸丽园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通过渗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对小区初期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及净化排放,以更加生态的方式推进小城镇整治工作。同时,结合对郑氏十七房历史文化名村的保留传承,以推进建设澥浦大河、郑家路、十七房农耕园及十七房老街等整治提升工程为重点,着力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
庄市街道把街道到村之间的线路纳入“线乱拉”整治范围,契合了最新考核要求;多处路段采用非开挖定向钻进技术,有效解决小城镇“线乱拉”整治过程中道路二次开挖问题。同时,结合庄市老街保护,编制完成《镇海区庄市街道庄市老街整治提升详细规划》,完成了城区主要道路路面整修工程、菜场内外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等5个工程,推进建设城乡污水管网改造、道路交通设施完善等12个工程,为实现庄市新旧城区的融合发展打下基础。
蛟川街道在小城镇整治行动中,通过无人机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化地监控辖区内的整体环境状况,为集中整治装上“火眼金睛”。同时,蛟川街道利用蛟川生态园资源优势以及轨道二号线和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一核、一片、四线”的重点整治内容,推进蛟川街道迎周村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中官路、镇骆路、宁镇路、俞范东路四条风景主轴,实施道路沿线提升改造工程,塑造“生态都市、幸福小城”的宜业宜居新蛟川。
九龙湖镇小城镇整治传承拥有七千多年历史的鱼山文化,以“镇海之根”为主题,重点打造九龙湖鱼山历史文化公园和鱼山文化特色街。同时,针对田顾工业区、西经堂等整治难点区域,做好规划设计。借力省卫生镇创建,动员全镇力量,开展道路、河道、菜场等环境卫生问题易发区域的清理行动。目前,九龙湖镇公共厕所改造、旅游区摊贩集中设置点及旅游服务中心改造等8个项目已全面完成,下徐路、御水路工程中线乱拉“上改下”已完成。通过整治,不断提升旅游度假区优势,扩大其“养心天堂”的区域影响力。
自小城镇整治以来,镇海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健全、乡容镇貌大为改观、乡风民风更加文明。建设“美丽镇海、活力镇海、幸福镇海”,在经济与生态“双赢”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新动能:产城融合擘画新发展蓝图
古意绵延、引人入胜的历史文化村落,是古韵镇海的重要元素。针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镇治理,不仅是对环境的综合治理,更是在传统文化的挖掘中培育与发展各项产业,在富民的基础上提升百姓幸福感。
美名远扬的郑氏十七房是澥浦镇著名的明清古建筑群。在开发经营管理中,委托给专业团队,十七房一期超过18000平方米的古建筑,其中的民宿、餐饮、商铺等便是围绕明清风格打造,专业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手段让十七房的经营和宣传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十七房二期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建设。十七房整体规模的扩大和重新整合,使得十七房从“看过即走”的景点华丽转变为“吃住在这里”的规模化景区。
独特的产业是小城镇的活力之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初衷,不仅是对于生活环境的改造和提升,更要让大家看到生活、生产方式的延续和升级。
线上连通四海客户,线下加工定制、仓储、物流一条龙高效运作……用新理念引入新业态、全新改造之后,镇海庄市街道庄俞南路上一处荒废长达4年的旧厂房,仅用大半年时间,变身329电商园,成功实现“二次新生”。
在镇海,像这样老厂房获得“新生”的案例正一个个“冒出来”。在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上,一个3万平方米的生活、科研、创业“三位一体”的园区正茁壮成长起来,这个新建立的新材料初创产业园由废旧的工业厂区改建而来,进驻企业超过10家,已经成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重要延伸平台。
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既是针对“脏乱差”的环境整治行动,也是淘汰“低小散”的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借由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契机,镇海出台了《镇海区行业整治和落后产能淘汰工作方案》,开展园区外“低小散”问题企业排查辅导,已完成“四无”企业(作坊)整治提升186家,完成年度任务的155%。建立待整治企业“一企一档”制度,完成3个企业的淘汰项目,拆除了年产17万吨钢铁落后生产线。新增小微企业园1个,入园企业约250家,完成年度任务的74%。改、扩、新建标准厂房约15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86.7%。
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镇海通过对低效闲散用地进行资源整合,不断为生产腾挪空间,从而实现更好的产城融合。
新作为:
长效管理机制
巩固整治成果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分在治,七分靠管。一时治好了,管理却没跟上,长效机制没有及时建立,必然很快反弹。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这场攻坚战中,镇海始终坚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管理,不断创新管理体制:
坚持规划先行。区内六个镇街道实施驻镇规划师制度,采用“两联一驻”的工作机制,每个镇街道配备联系领导、中层联络员、驻镇规划师各一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突出城镇风貌打造、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智慧治理乱象等内容,实现整治方案“一镇一图”。
依托全区卫生网格化管理,坚持环境卫生网格长首问责任制,完善三级考核检查工作机制。互联网+环境卫生整治模式取得成效:目前,澥浦镇、九龙湖镇、庄市街道、骆驼街道、蛟川街道已成功创建省卫生镇(街道)。
全面建立了“街(路)长”制,消除“六乱”现象。镇海加大设备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依托科技力量,整治“车乱开”现象;明确“线乱拉”整治工作以各镇街道为实施主体,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缩短土建项目建设周期,实行发函制和奖励制。整治提升186家“四无”企业、作坊;250家小微企业入园;改、扩、新建标准厂房约15万平方米。“低小散”整治走在省市前列。
“车乱开”整治运用科技力量。结合省公安厅部署开展“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系列行动的要求,镇海交警大队充分利用非现场抓拍系统查处乱停车、乱开车等违法行为,加强机器换人,提高执法效率;有效运作交警大队信息中心,加强交通视频分析研判,着力整治工程车等重点高危车辆违法行为;大力应用车辆大数据智能研判平台,对假牌、套牌等涉牌涉证交通违法和多次严重违法逾期未处理的车辆实施精确打击,有力支撑了整治行动。
镇海通过省卫生镇、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以及“道乱占”“车乱开”等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镇域面貌得到极大提升。未来,镇海将继续依托现有的“四个平台”“智慧城管”“小城镇微信随手拍”“街(路)长制”等平台,不断完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现有整治成果,防止各类乱象反弹。
昨天、今天、明天,息息相关,过去、现在、未来,一脉相承。“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不忘初心,扬帆起航,幸福镇海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