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和浙能产学研团队荣膺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中国方案”解燃“煤”之急
记者 曾杨希 曾福泉 通讯员 吴雅兰
本报杭州1月8日讯 (记者 曾杨希 曾福泉 通讯员 吴雅兰)历时20余年的自主创新和联合攻关,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领衔、与浙能集团合作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膺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保公益科研专项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这一项目率先实现了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的突破。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发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对实现煤炭清洁利用、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但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广,动力用煤煤质成分复杂,而且劣质煤用量大。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是亟待突破的难题。
“这一项目的关键,在于研发了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实现了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燃煤烟气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让燃煤变得更加清洁。”高翔说。
针对细颗粒物在烟气中脱除效率低的问题,项目采用温-湿系统调控强化了多场协同下细颗粒物和SO3的控制脱除,提升了颗粒的捕集效率;针对催化剂中毒失活、低温活性差等问题,通过多活性中心催化剂的配方研发,项目在多个活性位点的“团结协作”下,提高了催化剂的抗中毒、低温活性、协同氧化汞等性能,实现了复杂煤质及低负荷运行等恶劣工况下氮氧化物的高效脱除,也有效控制了汞的排放;针对废旧催化剂的处置问题,项目采用活性组分分次可控负载等方法,可使废催化剂活性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水平,实现了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及功能化改性。同时,针对系统优化运行问题,项目建立了多断面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及优化方法,实现了超低排放的智能调控。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推动了能源行业的绿色发展。如今,通过与企业的产学研用合作,“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0MW、600MW、300MW等不同等级的燃煤机组及中小热电机组上实现了规模化应用,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近3年应用该成果新增销售109.6亿元。
嘉华电厂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燃煤烟气在短短几十秒内就“跑完”了该系统,最终,监测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排放限值,在200多米高的烟囱上几乎看不到烟色,成功实现了煤炭在电厂的清洁利用。
与此同时,团队也推进了关键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工作,牵头研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9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6项,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支撑了国家超低排放战略实施。项目完成人还受邀在达沃斯论坛上介绍燃煤污染治理的“中国方案”。
荣誉的背后,折射着我省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品质。1990年,高翔在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的指导下进入煤炭清洁利用研究领域。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这一领域开拓。“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想为国家做点事情。”高翔说。
项目团队始终充满激情与活力。浙江大学副教授郑成航回忆:“项目研究过程中,为了讨论一些关键问题,大家经常从早上8时开会讨论到晚上,有时候到半夜仍然意犹未尽,第二天早上还是正常上班。”
“团队一直瞄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一国家重大需求,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努力把科研成果变成应用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福社会和人民。”岑可法说。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为高翔团队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高翔说:“除了燃煤电厂,工业锅炉、钢铁厂、水泥厂的污染物排放也很复杂。我们将继续深耕能源清洁利用领域,朝着多污染源、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研究方向前进。同时,也要为这个领域培养更多年轻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