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让大数据导航
吴海峰
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了战略总基调。会议还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其中的一条就是必须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
精准扶贫,关键词聚焦在“精准”二字。如何做到精准,运用好大数据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说到大数据,我们需要对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目前大数据是个热门发展方向,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互联网+、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都离不开大数据作为底层支持,但是很多人对大数据的认识还局限于狭义的数字数据,如经济指标数据、商品市场价格、金融资产报表等。其实这样的认知极大地低估了大数据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战略角色作用。
从研究“三农”问题的经济学角度来归纳,可以用得上的大数据类别包括气候数据、地理数据、人口数据、价格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音频数据、交通数据、互联网搜索数据、生命科学数据等。
合理运用好大数据,能够为精准扶贫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传统的扶贫方法一般从提升农业技术入手,以增加产量来提高收入,还有鼓励农民种植某些经济作物。然而分析相关失败案例就会发现,仅仅对于某些经济作物做地区性的农技推广,不考虑其他因素,往往会造成一窝蜂现象,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容易出现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尤其是针对需要多年培育的经济作物,可能种植前价格高,产出后却变成了“谷贱伤农”,甚至会种什么亏什么,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造成“二次返贫”。
这类问题,如果运用好大数据,就可以妥善解决。例如,通过科学分析气候和地理数据,我们能精准判断在特定地区、特定地貌、特定环境下的农村适合种植什么作物。采集当地和全国性报章杂志等文本数据和广播电视农技节目的音视频数据,能归纳出近几年公众媒体对于某些经济作物的推广报道偏好,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农作物。对于互联网关键词搜索数据进行舆情分析,能精准判断未来市场对于某些农产品的需求走势、市场分布、价格区间、品类标准、包装喜好等市场因素,从而按照市场需求精准生产。将大数据结合传统社会经济统计学分析模型,能给农业生产绘出一幅更具慧眼的智能地图,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脱贫的质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只是国家精准扶贫的一种手段,实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的目标,大数据技术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参谋长”的角色。不是每一个自然村都适合搞农家乐,也不是每一位农业人口进城就业才是唯一致富途径。交通数据、气候数据、地理数据和人口数据的综合交叉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合理规划哪些区块搞农家乐有市场前景,哪些区块投资生态农业、开发特色农业有发展前途。通过对经济数据、消费数据、互联网就业热搜数据的统计归纳,可以精准分析农村人口向工业化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具体需求和发展前景。当然,对于地理、气候、环境和生命科学数据的对照比拟,也可以帮助提前发现和预防某些地区性重大疾病的发病规律,通过专项医疗扶贫和各种社会化保险产品的保护,减少农业人口“因病返贫”的几率。
当下社会热衷于发掘大数据经济概念,它虽然风起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各种“高大上”的商业运作,但是我们对它的解读和运用不能只着眼于攫取它可能带来的巨大金融利益,也要用好它带来的理念技术来改善民生、服务实体、服务“三农”,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做好智能导航。
[作者为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