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探索“区域环评”“区域能评”制度
最大程度释放“最多跑一次”改革红利
中共义乌市委 义乌市人民政府
在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下,义乌市率先探索“区域环评”“区域能评”制度,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平均缩短36天,平均支出减少46%;去年1月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8%,均居全省十七强县市第一。
一、注重制度供给,抓好改革“顶层设计”。
一是高起点谋划。坚持把环评能评等“多评合一”改革作为聚焦“供给侧”、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有力举措,见事早、行动快,率先在全省启动编制全市区域节能评估和省级以上开发区规划环评工作,编制改革实施方案。
二是全覆盖推进。环评改革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园区的“全覆盖”。同时,在全市域推行“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的能评审查制度。目前已完成环评86个、能评85个,项目概算总投资540亿元。
三是严标准管控。守牢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建立重污染项目负面清单,明确改革区域内空间准入、行业准入、污染排放和环境质量控制等标准,确保环境质量安全总体可控。围绕“十三五”能源消费强度、用能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等控制目标,确定了能耗负面清单严格管控。
二、注重流程再造,显著提升改革获得感。
一是突出“三减三优”,建立“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制度。实施“三减”审批,减部门前置,从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减要素前置,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前置办理改为承诺办理;减公众参与流程,将项目两次公示并为一次。推动“三优”提速,环评编制费用、编制时间、审批时间、验收时间分别减少80%、85%、93%和83%。
二是实施“清单管理”,建立“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制度。开展区域节能评估,科学研判区域用能和能源双控形势,建立重点清单。清单内项目严格实施项目能评,推动审批提质提速。清单外项目全面推行承诺备案制。改革以来,实施清单内审批项目23个、清单外承诺备案项目62个,能评时间平均缩减15天、费用减少73%。
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实施环评改革的同时,强化网格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全员培训制度,事中事后监管水平明显提升,2017年环保信访数量同比下降42%。在实施能评改革的同时,建立能评承诺项目公示、督导和惩戒机制,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
三、注重系统集成,健全改革促进机制。
一是健全信用应用机制。结合国家级信用改革试点,建立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汇集全市52个政府部门、102家金融机构、40万法人和220万自然人1.1亿条信用数据库,实施失信企业联合惩戒。
二是健全中介市场培育机制。打破区域行业部门限制,在规范中介行为的基础上实现市场充分竞争。目前,共培育引进相关中介单位81家,为企业投资审批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今年我们将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为“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更多义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