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疾病负担 提高期望寿命
——解读我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
本报记者 陈宁 通讯员 王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做好我省慢性病防治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本报记者就《规划》相关目标和策略措施,采访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
提高人均期望寿命
《规划》是对《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和《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的具体贯彻落实,旨在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当前,慢性病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慢性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群众慢性疾病负担加重。调查显示,30岁以后,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加快;25岁以后,糖尿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在10年间前移了5岁。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慢性病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防治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因此,《规划》设定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进一步提高,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力争30岁到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岁到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
此外,《规划》还明确,到2025年,我省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将从2015年的78.22岁提高到79岁;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将从2015年的39.8%提高到43.8%。
全方位防治慢性病
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研究显示,对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提前干预,可以使发病风险下降50%。
如何强化城乡群众的健康管理?《规划》提出,2020年和2025年,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60%和70%。主要措施包括,根据我省慢性病疾病谱,组织编制科学实用的慢性病防治知识和信息指南;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营养均衡、肥胖预防、口腔保健、视力保护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等。
随着城乡生活节奏、生活水平的逐渐接近,慢性病的城乡发病率正在趋于一致。在浙江,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肿瘤在农村的发病率正在反超城市。
为了让慢性病防治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全周期,根据《规划》,我省将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同时在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中逐步开展乳腺癌、宫颈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等有成熟筛查技术的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我省将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的诊疗服务。
基层,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规划》提出,优先将慢性病患者纳入基层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我省将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继续完善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建设卫生区域平台
如何发挥科技优势,做好慢性病信息化管理?根据《规划》,我省将推进卫生区域平台建设,实现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健全死因监测和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制度,建立省级和区域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信息网络报告机制,逐步实现重点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信息实时更新,定期发布慢性病相关监测信息。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我省还将加强慢性病防治科研布局,推进相关科学研究和新技术适宜技术开发;结合我省慢性病防治需求,遴选成熟有效的慢性病预防、诊疗、康复保健适宜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我省将加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医疗、公共卫生、护理、康复及中医药等领域人才培养;在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住院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继续医学教育中,强化慢性病防治内容,不断提升防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