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对口支援故事

  他们远离家乡奔赴边疆;他们带去了新理念、新思路、新发展;他们密切了边疆和丽水的血肉联系……他们把边疆当作第二故乡,把自己的身份从客人变成了主人翁。

【一】

  一直以来,我们一家人都有一个梦想,想到祖国的边疆看一看,为教育尽点自己的力。2016年3月,机会来了,我可以到青海省海西州高级中学支教,半年后,我转为在青海长期支教,丈夫林建仁有个到西藏支教的机会,他征求我的意见,问去还是不去?去的话,孩子没人照顾;不去,又觉得与梦想擦肩而过,心里万分不舍。我对他说:“你有着信息技术的特长,你到西藏是能够改变他们的教育现状的,我们争取克服困难,一家人都去吧,让小孩也一起去支援!”就这样,我们一家三口开始了这一段难忘的“举家援边”的岁月。

  从刚开始血氧饱和度只有84%,整个人软绵绵毫无精神、头痛、流鼻血、闹肚子、呼吸困难……连吃饭、睡觉都变成了困难的事。到现在逐渐适应,晒得黝黑,像个青海人,我们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

  “来海西为什么,在海西干什么,离开海西留下些什么?”这是我对自己深深的追问。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刚来海西,你会发现学生长期游离在思维之外,成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和接受者。而我坚持传播浙江省新课改理念,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公开课中,我以一个简单的“水流星”小实验引入,当学生看到杯子口朝下,水却没有往下流,学生充满了惊奇,当学生们自己动手玩上“水流星”,他们充满了兴趣,你能感受到思维的火花在迸发。

  除本职物理教学外,我还发挥自身生涯规划咨询师和家庭教育讲师的优势,免费开展了10多次的公益讲座,受众1000余人。我还用手机直播家庭教育课10余次,让海西的家长们第一次体验了在手机平台上学习,为海西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真正地发挥“传、帮、带”智力援青的作用,我不断学习新理论,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看了50多本心理学专著,在如何提高孩子成绩上,作了非常卓有成效的尝试。支教两年,我始终牢记初心,愿天下学子皆成才,愿天下父母皆欢颜,援青事业意义重大,教书育人使命伟大!

  (麻巍巍,丽水第二高级中学物理教师,省第三批援青专业技术人才,援青期间为海西州高级中学物理教师;林建仁,丽水第二高级中学教学管理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省第八批援藏专业技术人才,援藏期间为西藏那曲高级中学教务处主任,系西藏自治区“最美援藏教师”)

【二】

  西藏,是美丽的、虔诚的、神秘的。

  我对西藏充满着无限向往,向往那里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宁静的河谷、奔跑的牦牛……

  2016年7月,我有幸成为了丽水第八批援藏干部,被分配到西藏那曲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担任副局长一职。初到世界屋脊西藏那曲,水土不服、高原缺氧,让我非常不适。但我没有退缩,努力克服,积极发扬“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丽水援建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行程5000多公里完成了那曲地区11县的工作调研,撰写了2份专题调研报告,有效推进了那曲药监各项工作。

  自己是技术员出身,但在那曲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也致力于那曲地区食药监管局日常管理,主抓的那曲地区食品药品检验楼项目于2017年正式启动建设,安排开展的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打破了那曲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史上的零纪录。同时,牵线搭桥促成多起两地食药监基层干部的交流学习。

  500个日夜转瞬即逝。最让我感动的是,启程回家的那一天,西藏那曲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索朗央金特意把我送回到了家乡丽水。在离开丽水时紧紧拉着我的手说:“非常感谢您一年半的辛苦付出,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好理念、好做法、好经验,对我们的帮助会永远铭记在心,希望常回来走走看看。”

  一次援藏路,一生西藏情。一年半的援藏工作历练了我顽强生活的意志和艰苦拼搏的毅力,使我学到了西藏人诚实、憨厚的高尚品德和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那曲地区食药事业的发展,继续当好丽水与那曲友谊的桥梁,促进两地共同繁荣发展。

  (陈晓耕,景宁县疾控中心副主任,省第八批援藏专业技术人才,援藏期间为那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检验所负责人)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对口支援故事 2018-01-03 浙江日报2018-01-0300028;浙江日报2018-01-0300036;浙江日报2018-01-0300049 2 2018年01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