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开发区:开创“一流园区、
美丽新城”建设新局面
陈爽 林锋燕
湖州开发区:开创“一流园区、
美丽新城”建设新局面
陈 爽 林锋燕
从以“大高好”项目为核心带动全区发展动能升级,到四大发展平台齐头并进,从“最多跑一次”覆盖率达100%,到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各个发展环节……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过去一年,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以弄潮儿的姿态,干在实处,争当“加快赶超、实现两高”急先锋、排头兵。
如今,开发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欣欣向荣,对高端要素的吸纳能力和城区颜值不断提升。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一个“一流园区、美丽新城”已初具规模,一个新的开发区发展格局悄然形成。
发展动能升级
多元平台加速构建
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大企业大项目的推动和带动效应。作为开发区制造业龙头,近年来,永兴特钢成长迅速,今年,又获得了湖州市“金牛”企业荣誉称号。乘着湖州市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东风,永兴特钢不断强化工艺和科技创新,掌门人高兴江坦言,“永兴特钢必须要有先行先试争先进的强烈意识,为建设示范城市创经验、树样板。”如今,永兴特钢成功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并进入“浙江制造”产品标准立项程序,成为开发区乃至湖州市传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典范。
自入驻开发区以来,辛子精工瞄准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重大装备零部件制造产业园”目标,围绕打造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开展技改工作,每年通过成果转化、企业内部孵化器等方式培育新项目,如今,2016年以前的18个技改项目都成为了规模以上企业,辛子精工在夯实开发区制造业实力的同时,凭借其示范作用,带动园区逐渐形成浓郁的技改创新风潮。
整体上看,今年前11个月,区内31家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产值164.97亿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区规上总产值的51.7%。辛子精工和微宏动力、香飘飘食品被列入全市“金象金牛”培育试点企业。区内企业蓬勃向上的发展形势凝成了一股合力,成为推动开发区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的核心力量。
因为深知优质项目对园区发展的深远影响,开发区专注于提升对大项目的招引和服务力度,不断创新招商工作。围绕信息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狠抓选商择资,坚持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专业招商、市场化招商多措并举,牢牢盯紧央企、500强、上市企业,1~11月,招引重大产业项目33个,总投资241.15亿元并通过“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项机制”全程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
多元化、不同特色的载体平台,成为招引企业最终留下来、扎下根的关键。近年来,开发区以万亩大平台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科技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康山电子信息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铁公水综合物流园“一城五园”产业承载平台,为不同形态的产业提供充足的成长空间。
加快推进康山分区和黄芝山西拓区两个万亩大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建设项目遗留问题清零任务,城中村改造完成签约2488户、签约率104.1%,拆除2361户、拆除率98.8%;新拓展产业平台1.5平方公里。
科技城建设全面启动。科技城规划正式发布后,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目前,已吸引了中科院湖州中心等科研机构12个、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7家、院士工作站4家,创新合作平台项目9个。其中,湖州新能源创新服务综合体、科创中心三期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一期平台征迁扫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等工作进展顺利,拆迁农户企业450户,完成征地3000亩。铁路货场项目、唯品会华东运营总部等重大项目全面推进,预计全年完成投资22.5亿元。南太湖金融产业园开启了湖州市金融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全新征程,累计入驻金融新业态企业402家,管理资产规模达703亿元,成为浙商资本回归的重要平台。
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内在发展活力
这是一片改革的热土,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开发区大胆创新,将改革先后延伸进了行政审批、资源配置、干部考核等领域,在全省率先实现集聚区与开发区整合提升、合署办公,推动“大部门制”改革的机构“瘦身”,并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人才改革、“四破”改革,全面激发开发区内在发展活力。
湖州生力液压有限公司的袁世峰深切体会到了开发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便利。从他进入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到离开,不到半小时时间,就拿到中心签发的备案通知书,完成了公司零土地技改项目——收割机智能化控制液压系统生产线技改项目备案工作。
“原本填写备案申请表以及网上录入工作都由企业方自己完成,现在请工作人员帮助填写,他们一点都不推辞,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也好。”袁世峰说。今年以来,开发区全面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深化“办事不出门”,推行快递送达和主动上门服务,推进政务服务网上网下整合,前11个月,开发区部门承诺“最多跑一次”事项205项,覆盖率达100%,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5689件、增长19.48%,总审批服务时限在75天以内,为企业节省中介费用约2000多万元。像生力液压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从高效的行政服务改革里得到实惠。
为盘活区内“沉睡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开发区率先在湖州市试点开展“四破”工作,摸清区内企业家底,并加大对“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今年前11个月,全区盘活低效利用土地1594.46亩、改造旧厂房43.43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319%和434%。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支撑,以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主攻方向,开发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不断为园区产业发展注入高端智力要素。今年以来,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2名,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37个。前不久,2017年湖州市第二批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答辩结束,经过两天的专家评审,开发区推荐的11个项目全部入选,开发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可见一斑。
“自然、人文、亲商环境,是湖州开发区吸引我来这里发展的三个原因。” 海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正茂对开发区的人才培育环境高度认可,入驻开发区后,从一个创业创新团队,到如今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海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只用了两年时间。杨正茂也成为湖州开发区南太湖精英计划的一员,并为开发区牵线搭桥了3家企业。
今年以来,开发区积极开展人才改革试验区试点深化工作,对已经实施的股权激励、职称自主评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试点工作进行扩面升级,对人才年金、住房保障、教育资源配套等创新举措加快推进落实。积极申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南太湖精英计划”,并通过举办中国膜产业发展(湖州)高峰论坛、上海医药健康产业企业家联盟湖州论坛、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湖州行等活动,促成专业领域专家、人才开展智慧交流和碰撞,营造浓郁的产业文化氛围,优化园区创新创业的软环境。
加强环境整治
建设生态宜居园区
开发区深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开发区管委会通过强化环境整治力度,不断优化生态宜居的园区环境。
以“零容忍”“无死角”“全覆盖”为目标,通过铁腕推进,集中攻坚,长效管控,全区“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无违建”创建等工作成效明显,截至11月底,全区完成拆违面积101.68万平方米,完成率203%;完成“三改”面积339.26万平方米,完成率484%,建成省级最美示范入城口2个,全面完成25个“四边三化”省级、市级整治点位的自查自纠工作。
江南的美在于水。为呵护水乡的本色之美,开发区打响了“劣Ⅴ类水体剿灭战、污染整治阵地战、治水惠民保卫战和长效管理持久战”四场战役,推进“五水共治”生态战稳步进入深化阶段。
傍晚,康山街道沙家浜村村民吕发英习惯沿着妙西港沙家浜段散散步,夕阳西下,两岸绿化美观,潺潺的流水穿村而过,别有一番景致,“以前河岸上堆着生活垃圾、河水浑浊,治理难度很大。”近两年,开发区以“岸美、水清、有鱼、无臭味”为标准,通过种植绿化、修筑护岸、截污纳管、河道管护等措施,对区内河道进行重新打造。截至目前,开发区内125条河道全部建成“生态样板河”,提前完成24个在省挂号的劣V类水体的整治任务,实现区内5个市级市控以上断面、饮用水源地、市控以上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4个100%达标,全区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
2017年是湖州市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攻坚年活动的决战决胜之年,以服务全局工作为使命,开发区围绕湖州市深化“文明创建攻坚年”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成立了市容整治、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六大专项攻坚组,对4个街道、14个部门进行排名考核;深化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由管委会16位委领导牵头联系包干社区(村)和专业市场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采取集中督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下发专项整改交办单230个,累计整改问题1230个,整改率95.5%。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奋力大赶超、开创新局面的2018年,开发区紧扣“深入贯彻十九大、奋力赶超冲千亿,构筑发展新高地”的工作目标,以翻篇归零的心态谋求新超越,并主动提升标准,已对明年的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扎实开展“大招商招大商、‘一城五园’建设、企业培大育强、美丽园区大提升、基层党建大加强”五大行动,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坚定不移争当“加快赶超、实现两高”急先锋、排头兵,坚定不移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做高占比,开创“一流园区、美丽新城”建设新局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亿元,增长10%以上,力争12%。
过往的胜利和辉煌让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里,苦干实干的开发区一定会再次实现自我超越,奉上新的亮眼的成绩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