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浙”一年
本报记者 沈晶晶 通讯员 严英军
美丽乡村“浙”一年
本报记者 沈晶晶 通讯员 严英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是党的十九大给予广袤乡村的定位,也是发展要求。2017年,浙江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这一年,浙江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从各地农村实际出发,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与各级财力承受度、农民群众接受度的关系,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注重村庄的特色与个性,推动人与人、人与自然共生和谐。
这一年,浙江继续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护机制,城乡面貌进一步变美。
这一年,浙江持续振兴乡村经济,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显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信息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等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推动农业逐步向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链高端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渠道,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一年,浙江始终注重“物的美丽”与“人的美丽”协调,深入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发掘农耕传统、民间技艺与民族风情,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创业致富能力、民主法治观念,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型农民。
这一年,浙江持续推动城乡统筹,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的“大花园”,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贸金融资源向乡村延伸,农村公路、建制村公交、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年来,随着“产村人”融合发展,“居业游”共同提升,浙江乡村面貌深刻变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美丽经济更加多元,乡村资产注入全新价值,乡村振兴有了更多动能。
各地美丽乡村也呈现出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从环境美到人文美,从形象美到制度美的新景象,迈向提升乡村经营水平,构建城乡共建、共营、共享机制的新时代。
面向未来,我省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见成效:
做好“巩固”文章,让建设成果持久惠民。按照城乡一体要求,规范化、标准化推进村庄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持续开展村庄治乱美化,让干净整洁成为绝大多数村庄的常态,不断提升村庄生态和环境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做实“扩面”文章,推进全域景区建设。乡村建设不再是几个点、几条线如何布局问题,而是把农村作为一个大花园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对美丽乡村建设薄弱村进行补课,将零星散落的“盆景”串联成“风景”。
做深“细化”文章,村庄建设由村延伸至农户。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美丽庭院创建、家风建设等打通美丽乡村建设从村里到家里的最后100米通道,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走向纵深、走向个体、走向每一个人。
做精 “提升”文章,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各县(市、区)每年启动1至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更加注重特色化,少统一、多差异,浓妆山水,淡抹村庄,尊重自然,融入自然;更加注重内涵挖掘,挖掘乡村民俗风情、文化遗存、名人轶事等人文资源和农产渔获等本地资源。
做强“结合”文章,放大美丽乡村建设效应。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广泛开展田园乡村观光、农耕文明传承、农事活动体验等活动,培育乡村酒店、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养老等新型业态,推进传统农产品向休闲商品转变、传统村落向休闲景区转变。
到2022年,我省一半以上县(市、区)将达到美丽乡村示范县标准,30%的村庄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万个村建成A级以上景区,其中1000个达到3A级标准,500万农户家的庭院创建成美丽庭院,实现村庄规划设计基本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基本覆盖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基本覆盖。
浙江乡村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