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沉、两提升
缓解基层看病难
本报记者 陈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一年,我省继续稳步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新征程上,谱写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的新篇章。
目前,全省39家市级医院和15家省级医院共与122家县级医院开展合作办医,实现对有县级医院的县(市、区)的全覆盖;15家省级三甲医院将26个“加快发展县”作为合作办医的重点,实现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对“加快发展县”的全覆盖;县级医疗资源依次下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县对乡镇全覆盖。
> 记者手记
今年2月,见到淳安“轮椅女孩”汪凌莹时,她正从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转诊到省人民医院骨科,因为城市医院与县级医院的紧密相连,自此一家人结束四处辗转,在春天里迎来新的希望。这是“双下沉、两提升”工作释放的红利,放眼浙江,它让万千百姓有了更强的健康获得感——
在舟山,“舟山群岛网络医院”让人们“足不出岛”即享专家诊疗;在东阳,全县域“医共体”建设先行一步,县域内就诊率向90%迈进;在衢州,全省首个高水平医疗联合体改革示范区项目“落户”……
“双下沉、两提升”,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道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浙江解法。
这一年,城市与乡村更贴近了。技术在下沉、医疗资源在下沉,医生的心与情感也沉在基层。2017年,共有来自省市级三甲医院的8000余名专家下沉至全省各地,每个县(市)每天有三甲医院派驻的不少于10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在县级医院工作;4000余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服务基层。
这一年,大小医院都变了。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门急诊人次数较2013年增加35.75%;省市三甲医院普通门急诊服务人次平均下降一个百分点。一升一降的两条曲线,折射出的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夯实,它们共同换来了群众看病就诊满意率达90%以上。
这一年,“双下沉”有了“升级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高水平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医改办印发《关于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全省共建成不同类型高水平医联体526个,11个试点县(市、区)率先探路县域医共体建设。“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的轮廓日渐清晰,健康浙江正在发出更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