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深读·政治纵深

“洋专家”带来什么

  越优秀的人才,对成功的渴望就越迫切,对机遇的把握也越敏锐。日益融入全球发展布局的浙江热土,正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洋面孔”,从工作到生活,甚至举家搬迁定居于此。

  浙江的吸引力何在?究其原因,正是浙江迅猛的经济社会发展、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造就了集聚天下英才的天然土壤。强劲的资本实力、灵活的发展模式、高效的政府服务、深厚的人文底蕴、宜居的生态环境无不受到不同国家、不同背景外国友人的青睐与赞誉,对他们很多人来说,这一切本身就与西湖与钱塘江一样,是浙江的标志性符号。

  徐龙云把浙江比作自己的“第二故乡”。采访时,他提到西湖边长生路上见证中韩友谊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抗战期间,面对日寇的大肆搜捕,韩国独立运动志士在浙江人民的保护下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我们两个民族的友谊地久天长。”

  对这个故乡,徐龙云尽心尽力:来到常山后,他把自己在海外的实验室、研究团队的资源用于解决常山的技术难题。不止于此,他还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渠道。由此,短短四年里,当年小小的“万谷电子”已经衍生出孪生兄弟“亿谷电子”,未来还可能裂变出“兆谷电子”……

  在浙江,谢尔盖经历着他的转型。

  担任了中乌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如今的他更像一个公司的执行官。

  他现在不但要考虑研究院的发展规划,处理引进人才的相关手续和文件,还得带团队到企业考察、对接,“有时,还得充当中外交流的桥梁。”

  在洋专家谢尔盖的转型中,诸暨市政府以及诸暨市国伟禽业有限公司都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工作上,提供创业创新启动资金、创业场地租金补贴等,生活上,解决住宿、交通等问题。谢尔盖对他的研究院越来越有信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采访外国专家的过程中,记者不仅看到了这些“洋面孔”带来的优秀创新成果、先进管理理念和广泛合作机遇,更看到了思想文化的不断交流与激烈碰撞。外国专家不断融入浙江的生活,浙江也因为多元文化的影响而不断地走向开放与包容。

  不同的眼睛,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正如一位外国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浙江正在国际人才合作中,由student(学生)成为partner(合作伙伴),并且在很多领域很快就要成为teacher(老师)。源自浙江的许多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也备受外国专家的关注,随着合作模式的深化,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引入智力资源,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浙江所需要的参与者、对话者和合作者,更是浙江发展的见证者、观察者和推介者。


浙江日报 深读·政治纵深 00014 “洋专家”带来什么 2017-12-28 6154686 2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