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杭州大江东:匠人传递力量 匠心制造未来

  杭州大江东:匠人传递力量 匠心制造未来

  包 勇 诸葛向成

  “我叫吕华根,我叫戴学臣,我叫王战奎……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那便是‘大江东工匠’!”最近,首届“大江东工匠”认定工作落下帷幕,十位工匠集中亮相。

  每一位工匠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是对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克难攻坚等词汇最生动的诠释;而工匠的诞生,折射出大江东弘扬“工匠精神”,匠人传递力量,匠心制造未来。

  29年“望闻问切”

  确保汽车质量

  发动汽车,戴上听诊器,听发动机的声音是不是清晰,用手触摸,感受汽车振动是否正常……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内,李捷正对一台汽车进行全方位安全评估。

  “一台车关系到使用者的安全,必须每时每刻都要紧绷安全这根弦。”从事汽车制造质量管理工作近29年的李捷说,评估一台车可以采用“望闻问切”法。

  望,用眼睛观察汽车外观、接缝处等;闻,用耳朵听汽车发出的声音是不是正常;问,发现问题及时寻找根源;切,通过触摸感受汽车振动程度以及配件灵活性等。

  多年的兢兢业业,李捷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评选为“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而在企业里,同事更愿意称呼他为汽车界的“老中医”。

  几天前,李捷又收获了一个称号——首届“大江东工匠”之一。面对荣誉,李捷谦虚地说,“企业产品要脱颖而出,必须在制作工艺上精雕细琢,我只是为企业产品质量站好岗、把好关。”

  历时5月挖掘出

  十大“工匠”

  李捷只是大江东“工匠精神”的一个缩影。今年5月启动首届大江东工匠认定工作以来,涌现出一批长期奋战在生产一线,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劳动者。

  比如,来自一线挡车工人陈慧群,1分钟能打35个结;与色彩打了20多年交道的颜料研发师周海燕,攻克了无数技术堡垒;从事汽车生产的沈亮,创新出“沈亮调整法”,提升车体调整效率与精度。

  “认定工作历时5个月,需要经过资格审核、综合审定、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四个环节。”大江东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最终选出10位工匠,既有工程师,也有一线工人。

  这位负责人表示,大江东是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战略增长极,正努力建设成为长三角智造中心,需要这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作支撑。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这位负责人说,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加快推进大江东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创新推出企业技能人才

  自主评价机制

  其实,技术型人才是助力大江东制造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大江东一直非常重视“工匠”培育工作,这点从大江东创新推出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机制就可以看出。

  “有的企业由于行业特殊性,虽然员工掌握精湛技能,但难以获得行业技能等级的认可。”大江东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由企业自主命题出卷组织考试,实现人才与企业岗位实际相匹配。

  截至目前,大江东已拥有高技能人才4449人,占技能人才比重的15.8%,其中高级工2406人,技师1457人,高级技师586人。

  “让更多拥有精湛技艺的‘工匠’得到认可,并享受到各项高技能人才补贴政策。”这位负责人说,大江东已受理高技能人才一次性奖励453人,累计拨付补贴资金近60万元。

  此外,大江东还有“雄鹰计划”“集英计划”等一系列推动高技能人才发展政策,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层次不断提高。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杭州大江东:匠人传递力量 匠心制造未来 2017-12-14 浙江日报2017-12-1400024;浙江日报2017-12-1400025 2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