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气贯千里 惠泽万家

浙江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迈进绿色发展新时代

  试着想象,在辽阔的杭嘉湖平原上,自杭州到湖州,一条82.5公里长的钢筋铁骨“蟠龙”在地下蜿蜒伸展。十三年前,正是浙江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使这条国内罕见的水网地带输气管线建成投产,成功将“西气东输”天然气引入浙江大地,拉开了浙江省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序幕。

  作为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核心企业,省天然气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便开始规划和建设省级天然气管网,致力于优化全省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环保事业。从第一条管线建设到建成投产管线近1500千米,从无天然气供应到目前累计供气520多亿立方米……从零的突破到成就一个绿色发展的清洁能源行业,公司在不断实现“大变身”的同时,也见证了浙江省能源结构的“大变革”。

  去年,浙江省政府发布实施天然气“县县通”专项行动计划。这份惠及全省5500多万人口的计划,涉及省级天然气管道项目22个,其中20个由省天然气有限公司承建。根据计划,未来5年浙江省要完成过去15年天然气管道建设长度1.6倍的工作量。工程的实施,对于浙江由昔日能源自然储备“小省”向清洁能源“大省”全速迈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7年,随着天然气“县县通”管道工程建设的全面铺开,按照“依托上游、做实中游、开拓下游”的发展思路,省天然气公司坚守省发改委确定的“多气源一环网”和“六统一”原则,大力推进这一新兴清洁能源在浙江省的开发和利用,肩扛民生重托,造福浙江百姓,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构筑安全、稳定的“蓝金”动脉。

多方联动“县县通” 加快能源民生工程建设

  2017年是浙江天然气“县县通”工程的启航之年,也是省天然气公司“县县通”工程全面铺开的一年。10月28日这天,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县县通”上虞——新昌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曹娥江顶管隧道穿越工程举行开工仪式。伴随着机器轰鸣,顶管穿越施工方正式开工作业,吹响了目前“县县通”项目里长度最长、难度最大的顶管工程开工的号角。

  几公里开外的山坡头,在上虞——新昌工程第2标段某山区段施工现场,身穿厚重防护服、头戴防火帽和护目镜的电焊工人,在沿着山势呈50°角倾斜的狭小管沟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打磨、焊接等工序。工程项目经理邹鑫介绍,夏天阳光直射,管道表面温度能达60℃,沥青涂层随高温熔化,发出刺鼻的气味,施工环境比较恶劣。“运输一根管道上山要两个小时,焊接好又是两小时,一天下来也就只能完成五根管道的焊接工作。活儿虽然累,但却是利国利民的工程建设,大家都充满了干劲。”

  天然气管道工程涉及面广,前期国土、规划、环保、水保等诸多审批程序以及征地政策处理,是工程推进过程中绕不开的难点。曹娥江顶管隧道穿越工程位于绍兴市上虞区章镇镇南部,施工场地内遍布经济作物和电线、通信光缆等,政策处理难度大。为此,省天然气公司项目部多次组织施工单位及当地政府赴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创造条件妥善解决政策处理难题,切实维护好人民利益,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设。

  上虞——新昌天然气管道工程是省天然气公司在建的6个“县县通”工程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起于杭甬线已建的上虞分输站,途经绍兴市上虞区、高新开发区和嵊州市3个县市区,止于嵊州分输站,线路水平长度80.5公里。全线设3座输气站场和4座线路截断阀室。作为省天然气公司在民生工程和社会责任感建设方面的有力践行,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对优化沿途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前总说‘要致富,先修路’,如今我们说的‘通气’和修路也是一个道理。天然气作为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价格便宜,有诸多优势。引进和利用天然气能源,也有利于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布局。”省天然气公司副总经理倪勇龙表示。

  自4月开工以来,该项目在政策处理、行政审批、规划调整等方面都得到沿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工程能早日开工创造了积极条件。在工程推进过程中,省天然气公司联合管理方及各参建单位周密筹备,多军作战,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各项工作,以“啃骨头”精神与各类问题“死磕”,保证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措施加码、进度加快,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民生工程惠百姓,百姓拥护推民生。除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倾力协作,项目工程的顺利建设更是离不开当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在章镇镇杭浦村,施工便道原本计划穿过一片苗木地,但是协调过程中有些许困难,村民吴银锋主动提出从自家的葡萄地通过,及时拆除大棚、移除作物,还主动给周边村民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帮助下,杭浦村的征地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仙岩镇贤家村,两任村委书记徐丰裕和闫六生,积极发扬党员带头作用,带领项目人员挨家挨户解释工程情况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配合工程前期路由确认,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工程的顺利进场。

  浙江天然气“县县通”工程是我省重要战略部署,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工程项目大多位于浙中、浙西和浙南地区,途经山地、丘陵、河网、海域等多种地形,建设条件十分复杂,实施难度很大。面对艰巨的任务,省天然气公司的工程人员以“规范、高效、协同、服务”的原则,切实做好前期政策处理工作,在项目实施中要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在“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的信念引导下,项目工程捷报频传,喜报不断。5月9日,金丽温天然气管道工程缙云以北段实现全线通气,标志着丽水市终于迈入天然气时代。6月28日,全长419.9公里的甬台温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实现全线通气,这也是我省已建成的单体里程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程,为我省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全省天然气“县县通”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截至11月底,由省天然气公司承建的20个“县县通”项目已投产2个,在建6个,4个项目已获初设批复具备年底开工条件,4个项目已完成初设待批,4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全省通气县(市、区)比例达到70%。所有项目投产后,不仅将实现我省除舟山市海岛县外实现天然气管道贯通的要求、让更多城乡居民早日用上天然气,更有助于保障浙江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攒零合整“一环网”

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

  浙江是经济大省,又是资源小省。如何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重要途径。相对于石油的“黑金”称谓,天然气因清洁、优质、高效,被誉为“蓝金”,天然气设施也成为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

  “多气源一环网”是浙江省独有的省级管网体系。通过多点进气,实现气源间互联互保,极大地提高了气网的保障和应急能力,同时利用“多气源一环网”统筹平衡进入浙江的各种气源,在省级管网的统一调配下实现全省同网同价,对保障浙江能源安全、降低企业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成本起到重要作用。

  浙江省地处国家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管道末端,东海天然气登陆地。自2004年1月西气东输一线入浙以来,浙江省已陆续引入东海天然气、“川气东送”天然气、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宁波LNG及丽水36-1气共6种气源,“多气源一环网”格局初显雏形。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浙江城镇气化率高,天然气需求大,自利用管输天然气以来,市场销售气量逐年呈增长趋势。近6年,全省城市用气量平均年增长率约20%,今年增量将超35%。去年,省天然气公司气销售总量达72.25亿立方米,2017年预计总量达86亿立方米。目前,公司下游直供用户数59家,其中城市用户36家,大型工业1家,电厂用户22家,燃气电厂总装机为1240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做好能源服务,离不开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团队。为确保“县县通”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顺利推进,省天然气公司自9月以来,积极开展“县县通”天然气管道工程立功竞赛活动,激发了一批批工程建设者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争先、创优、保民生。围绕“促廉洁、重质量、重安全、比进度、比效益、比创新”等内容,做到全员、全程、全域开展竞赛,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安全质量、进度和技术水平,确保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品质品牌工程,为人民添彩,为百姓造福。

  展望浙江省未来天然气利用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浙江省还将陆续新增“新疆煤制气”、温州LNG、舟山LNG等气源。省天然气公司大力建设天然气管网及配套设施,实现“县县通”的供气目标,并针对优化后的管网规划开展投资估算及融资分析,为覆盖全省、互通衔接、安全可靠的全省天然气“一张网”的建设提供投资决策的指导依据和坚强依靠。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气贯千里 惠泽万家 2017-12-12 浙江日报2017-12-1200007;浙江日报2017-12-1200012;浙江日报2017-12-1200009 2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