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创建特色小镇 建设美丽浙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发源于浙江实践的特色小镇建设是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有益探索,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要求,符合推进绿色发展要求,是加快建设美丽浙江、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路径。

  绍兴市从2015年启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以来,已确定培育对象34家,列入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9家,总体上呈现出工作氛围浓、创建数量多、平台作用发挥明显的良好态势。特色小镇已成为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谋划的主平台。

  创建特色小镇、建设美丽浙江、美丽中国,必须在各级党委统筹、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各类民间资本参与其中。应因地制宜,区别不同地域、不同特色、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创建目标,实现分类整体推进。应健全创建工作协同机制、综合评价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既有数量也有质量,切实提高特色小镇创建水平。

  做亮小镇特色。特色小镇关键在于有鲜明的、独一无二的“特色”印记。只有做精做强特色,才能推动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其中,产业是关键、核心和灵魂。在产业定位、产业选择时,坚持高端引领,站在国际视野,紧扣产业升级趋势,做深主导特色产业,拓展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主导产业的集聚度,形成方向明确、精准聚焦、错位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而文化是小镇特色的内核,应大力推动“文化+”,利用各地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找到自己的文化标识和产业特色,传承好历史文化,挖掘好创新文化,系统规划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和形象塑造,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从而真正打造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特色小镇。

  融合小镇功能。特色小镇是宜业、宜创、宜居、宜游的小镇,是“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新空间。创建特色小镇,一定要把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有机融合起来,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起来,注重多规融合,避免大拆大建,维护形态特色,保留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实现新老建筑有机更新。注重人文挖掘,加快镇城相融和文化引领,推进小镇的风格、风貌、风情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小镇内涵、小镇风情,使小镇真正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

  集聚小镇要素。特色小镇是各类高端要素集聚的新平台,应通过打造生态环境优美、配套服务完备、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招引优质项目、吸引高端人才。要全力盘活低效用地,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为新型业态找到传统工业用地与商业用地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要立足产业谋划招商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吸引骨干企业、优质项目落户特色小镇。要主动顺应创业主体由精英走向大众的趋势,推动广泛引智。重点抓住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等创业大军,大力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凸显创客功能的特色小镇,推动形成人才汇聚、项目集聚的创建格局。

  创新小镇模式。要拓展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从产业园区到特色小镇、从重点镇到特色小镇、从城市综合体到特色小镇和“无中生有”创造特色小镇的创建模式,加快培育高新技术特色小镇、腾笼换鸟示范小镇、高产出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小镇。重点要注重科技创新,主攻方向要瞄准高新技术前沿,瞄准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学装置、重大创新平台。要加快改革,先行先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以准入标准替代审批的企业承诺制,加强风险投资、市场推广、技术孵化等供应链服务。要创新小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建立特色小镇发展基金,补全众筹、PPP等融资通道,实现特色小镇项目直接融资和低成本融资,用政策红利让各类小镇建设参与者增强获得感。

  【作者为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创建特色小镇 建设美丽浙江 2017-12-11 6017319 2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