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悠游

诗画浙江 迸发发展新活力

  记者从浙江省旅游局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今年前十个月,全省累计接待游客541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89.8亿元,旅游产业产值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蓬勃发展的浙江旅游业,已成为美丽浙江的生态产业、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和转型升级的支柱性产业。

  早在2014年,浙江便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将“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打造,全面掀起全域旅游发展浪潮。从唐诗之路到东海之滨,从千岛秀水到雄奇雁荡,风光无限好的浙江旅游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今年8月,浙江顺利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

  一幅“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动人画卷在美丽浙江徐徐展开。

  百花齐放

  新业态层出不穷

  近年来,随着浙江全域旅游不断走向纵深,以“旅游+”为基点,“旅游+体育”、“旅游+商贸”、“旅游+文化”、民宿经济等新产品、新线路和新业态在之江大地不断涌现,勾勒出百花齐放的旅游业发展繁盛景象。

  以“旅游+体育”为例,淳安县以建成的全长近140公里的环湖绿道为基础,连续多年举办千岛湖自行车、马拉松、露营、房车运动等体育活动。今年前三季度,绿道经济带动全县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09.8亿元,淳安绿道经济模式刺激了全省各地“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全省绿道建设热就是明证之一。位于富阳区常安镇的永安山中国滑翔伞训练基地,是亚洲规模最大、设施最全、配套最完善、风景最具特色的滑翔伞训练基地,早在2008年便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中国滑翔伞训练基地,在此影响下,10多个滑翔伞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温州、宁波、台州等地扎根。形式多样的浙江“旅游+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成为旅游产业发展新“富矿”。

  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同样风生水起。“旅游+商贸”模式,打造出海宁皮革城、义乌商贸城等国家4A级景区;“旅游+文化”推陈出新,石浦渔港古城景区民俗汇演、绍兴乌篷船风情月、洞头乞巧节祈福等100多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活动,极大地丰富着来浙游客的旅游消费体验,再加上杭州西湖、普陀山佛教圣地、神仙居等传统自然人文景观热度不减,诗画浙江的处处风景,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美丽经济。

  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使浙江成为旅游资本青睐的投资沃土。今年以来,浙江旅游充分发挥省旅游产业基金引领投资功能,加大对健康养老、运动休闲、文化创意、特色民宿、房车自驾车营地等新产业的投资力度。前10个月,全省旅游项目总投资达12043.59亿元,为旅游新业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动能再造

  培育发展新高地

  如今,全域旅游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促进更多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近两年,浙江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旅游业创新发展之路,先后启动旅游风情小镇、万村景区化建设,为城乡旅游发展构建新平台,刺激旅游产业形成新动能提供了最佳契机。

  依托深厚的江南自然人文底蕴,2016年,浙江省启动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工作,“桥多、弄多、廊棚多”的西塘,“清风商贾、佛教圣地”金华佛堂镇、素有“东方的巴黎圣母院”之称的温岭石塘镇……21个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情小镇脱颖而出,勾勒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逐渐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历经多年快速发展积淀,浙江乡村进入旅游品质深化提升阶段,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达159.6亿元,同比增长13.7%,衢州市桃源七里、七彩长虹景区、秀美耕读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游客量剧增,平均增长幅度均高于40%以上;新昌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补齐旅游发展短板,今年前10个月,全县旅游总收入达90.83亿元;丽水通过农旅融合,推进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农产品平均溢价30%……乡村旅游,俨然成为推进浙江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者。

  为进一步释放乡村旅游活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大花园。今年6月,浙江省全面启动万村景区化建设,并在全国率先出台A级景区村庄创建标准。截至今年11月,全省创成3A级景区村庄285个。根据工作部署,到2022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00个。可以预见的是,浙江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浙江旅游因此迎来一股发展新动能。

  浙江省旅游局主要负责人曾说:“浙江省旅游业应该以旅游投资为发力点,以旅游消费为突破口,以万村景区化为新动能,力争到2021年旅游产业总产出比2016年实现翻一番,全力以赴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

  旅游新业态、新高地为新时代的浙江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浙江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为中国旅游事业贡献着更多的浙江创新、浙江探索。


浙江日报 悠游 00014 诗画浙江 迸发发展新活力 2017-12-08 5987428 2 2017年12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