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精英与全球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共话产业发展
未来娱乐,潜藏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 严粒粒 董小易
钱塘潮涌,新时代的发展契机逐浪而来。和许多产业一样,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同样面临着全球化、科技化的命题。
技术与文化产业如何交互融合?如何推进影视娱乐的全球化进程?影视产业泡沫中的风险又如何规避?11月30日,以“未来娱乐”为主题的首届全球文化娱乐创新大会在杭州召开。作为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位浙商精英和全球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共同探讨文化娱乐全球化、科技化发展中的趋势与难题。
“文化产业+人工智能”
机会无处不在
从阿尔法狗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今世界的热词之一。纵观全球,越来越多贴有“人工智能”标签的“钱袋子”正在市场中寻找目标。
德勤公司曾对不同行业的中型公司中的500名高管进行了调研。研究发现,这些高管越来越倾向在技术方面投入资本:67%的高管表示他们正在试验或正在构建AR应用,又或者已经开发出AR技术的成熟应用。
“文化产业+人工智能”潜藏着无数可能。
“以往,技术只是服务于商品;如今,技术本身就是商品。”Wonderlinks是一家行业领先的数据驱动型广告与传播技术公司,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赵宇以亚马逊的发展轨迹为例,生动阐明了这一事实。“我们追溯亚马逊公司的历史,它一开始就是线上线下卖书。但是现在,随着电子商务技术越来越完善,它发现许多闲置在‘云’上的资源可以给第三方使用,这种技术就变成了一项业务。”
“硅谷”+“好莱坞”
颠覆内容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产业科技化的发展态势下,以内容为核心的影视产业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的影视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久前,中国电影票房超过500亿元,至此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有报道显示,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可能超过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美之间要各展所长、加大合作。”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俞剑红认为,“电影是艺术、技术和商业的紧密结合。美国高度工业化的影视产业原本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但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中国将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高速增长的中国电影市场,引发了淘票票总裁、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李捷更为深入的思考: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趋势,对影视创作究竟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硅谷”和“好莱坞”的融合,这是李捷提到的泛娱乐产业中出现的一个有趣趋势。“高科技公司和内容公司之前一直老死不相往来,井水不犯河水。没想到现在这两个行业离得那么近,甚至出现了融合趋势。”他举例说,在国外,迪斯尼、派拉蒙都在成立自己的点播付费网站;在国内,如淘票票一样的电影订票平台更是创新之举。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内容为王”是永恒的主题,但内容创新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则是在全球化趋势下新的时代命题。
规范+人才
撇去产业泡沫
一个产业的蓬勃发展,难免会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善于发现,敢于正视,才能有效解决。这同样是本次大会的热门话题。
著名导演、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指出:“这几年,影视行业投资率上升,从业者收入也在上升,但制作率却在下降。这种非正常的表现,是因为资本对内容生产的非正常干扰。”
“许多电视台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电视剧,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都应该打上问号。”尤小刚认为,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表象之下所暗藏的种种浮躁心态,将严重影响人们对一部好作品的评价。
伍人影视公司董事长周鹏遗憾地说,相比创意和创造力,中国影视行业更缺的是产品制作规范。从业20年,周鹏见证了中国影视剧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目睹了与其严重不匹配的制作流程。“在好莱坞,做片子之前会先制作一个精良的样片给投资方看。但在中国,很多导演可能连制作分镜头本都草率了事。”
对此,周鹏呼吁“完片担保制度”能够在中国尽快走出“襁褓期”。
确实,当我们为中国电影票房突破500亿元而欢呼雀跃的时候,“下一个500亿在哪里”应是每个涉足内容产业的人亟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