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人文世界

从高交会感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脉动

科技创新 未来随之而变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本届高交会以“聚焦创新驱动,提升供给质量”为主题,展示的高新技术项目达10020项,涉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大批项目与新产业高度结合,行业风向标的作用愈加显著。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透过“中国科技第一展”,可以感受到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脉动,科技创新正迎来“中国时间”和“中国速度”。

高新产品

日益增多

  当你醒来,睡眠信息被自动记录;当你离开家,智能家居系统能监控家里的情况;当你乘坐无人驾驶汽车,系统将自动规划行驶线路;当你下班回家,只需几秒就能下载一部电影观赏;当你准备就寝,智能空调让室温舒适无比,因为它能通过数据分析,自动判定适合你的温度。

  这是本届高交会展示的未来生活场景,也是万物互联的5G时代带来的改变。

  我们已经听到了5G时代的叩门声。在本届高交会的“工业和信息化5G时代专题展”上,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以及众多厂商带来新产品,全面展示5G技术在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方案。

  中国移动带来了山体滑坡智能预警、5G全景视频等,并在智能抄表、智能家居、物流追踪、智能穿戴等领域率先开展应用试点;中国联通展示了5G外场试验、5G控制无人机、5G智慧工厂、5G边缘云等四方面近20项行业领先的新技术,让观众亲身感受5G技术在应急通信、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方面的应用;中国电信首次提出生态魔方理念,包括“智能连接”“物联网”“新兴ICT”“智慧家庭”“互联网金融”,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新生态模式。

  毫无疑问,5G这种全新的通讯技术跟人工智能、大数据紧密结合,将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全新时代,大到停车场、体育馆、购物场所的智能化改造,小到家庭智能硬件、移动出行,都将重塑我们的生活。

  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所所长王庆杨告诉记者,尽管5G还处在研发测试阶段,但中国在5G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建设网络强国“三步走”时间表,三大运营商蹄疾步稳,华为、中兴和大唐等企业与科研单位已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本届高交会还集中展示了我国在高端制造、生物科技、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墨子号量子卫星、嫦娥探月工程、第三代核能技术、国产大飞机等也纷纷亮相。中国的科技水平惊艳世界、振奋国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学生张思旭看后直呼:“厉害了,我的国!”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部署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高交会的科技成果反映了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中国智造”引领风向

  展览现场,深圳光启梦想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光启飞行包吸引了不少与会者。这款飞行包是全球首款商业化、实用化个人立式飞行器,没有螺旋桨或旋翼,由双导管风扇系统提供升力,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进。飞行过程中,如果驾驶者双手松开,飞行包就会稳定地悬停在空中。当系统检测到飞行包出现危险状态时,可以在0.68秒内弹出降落伞,确保飞行包安全降落。

  红外隐身衣、柔性30秒超快充放电池、一站式可移动污泥脱水器、6.01英寸AMOLED全面显示屏、平板式无线供电板、“亿万人脸、秒级定位”的动态人像识别系统……参展企业发布的100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是近年来“中国智造”加速崛起的缩影。

  以“飞行”为关键词,有能在拥堵的道路上空飞行的汽车、向高楼层飞行的智能悬浮消防水枪等;以“无人”为关键词,有海航远洋无人运输船、无人超市、东风无人驾驶样车、高速安防巡逻无人艇等;以“3D”为关键词,有3D生物打印卵巢技术、3D VR相机、支持刷脸付钱、环境监测的Astra 3D体感摄像头等;以“机器人”为关键词,有核电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废墟搜索可变形机器人等。

  “中国智造”正在加速崛起。高铁、核电、通信、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多个行业技术成熟、性价比高、运行平稳,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高交会期间,比亚迪与阿根廷拉里奥哈省签署一揽子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首期合作将向拉里奥哈省提供50辆纯电动公交车,帮助该地区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

  除了硬件产品,“中国智造”的解决方案也正在走出去。在智慧城市专馆,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不断延伸,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产品层出不穷。华为搭建了近300平方米的“虚拟智慧城市空间”并发布“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的全新理念。华为相关负责人姚健奎说,华为帮助40多个国家建设了120多个智慧城市。“我们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城市场景深度融合,构建起感知、联接、数据、计算、智能无处不在的技术体系,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最终进入智慧城市‘大脑’,并通过对数据进行思考和判断,使更多数据纳入城市日常运行、应急管理和大数据决策支撑中。”

  “来自高交会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战略科技已经逐渐突破了跟随模仿阶段,多项科技水平处于并跑甚至领跑地位。”中国科技开发院副院长钱晓说,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进入全球前三,科技创新不仅获得国际机构和市场的认可,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数据显示,2007年至今,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5万次,较2016年统计时增加29.9%,超越英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也显示,中国在创新质量上再进一步,在国内市场体量、知识型员工、原创专利、高技术出口以及原创工业设计等单项指标方面,中国都排名第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说,中国科技创新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未来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更多发力,完全有希望引领全球创新的浪潮。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高交会搭建的不仅是高新技术成果展示的舞台,全球创新资源也通过高交会加速集聚。

  本届高交会,共有来自法、德、日、美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展,其中27个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捷克艾普利诺公司生产的防雾霾纱窗采用无针高压、自由液体表面静电纺丝法制成、纳米纤维织成的网膜,孔隙比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PM1直径还小,能有效地阻挡PM2.5甚至PM1颗粒,让你在雾霾天气也能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

  科学家在高交会上寻找合作。在高交会论坛现场,记者见到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诺沃肖洛夫被称为“石墨烯之父”,为新材料科学作出巨大贡献。据了解,受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脉动吸引,14位诺奖得主都曾造访过高交会。

  在几个论坛上,诺沃肖洛夫都谈到他的老本行——石墨烯。利用石墨烯防水、导热、导电等优良性能,可以制造出新的复合材料,比如新型太阳能电池、晶体管、灯丝等,石墨烯油墨也可以用于制作传感器。尽管诺沃肖洛夫的石墨烯研究本部还放在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中心,但是他却把石墨烯的产业化地点选在中国南京,目前相关产品已经进入生产阶段。“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这么大。”诺沃肖洛夫感慨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的实验室曾开发过60多种机器人,论坛上,他向机器人制造企业发出邀请:“希望你们去我的实验室看看。”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研发的幽门螺旋杆菌快速诊断产品曾通过高交会找到了合作伙伴。今年9月,“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诺奖实验室”落户深圳。据悉,由诺奖科学家组建的实验室在深圳已达5家。

  “放眼全球,很少国家有这么多的发展机遇,能这么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贺建奎是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研发团队负责人,南方科技大学“80后”海归教授、“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也是瀚海基因公司董事长。2012年,他从美国学成回国后,拿到深圳1000万元的科研经费,科研梦和产业梦次第开花。目前,瀚海基因拥有发明专利60多项,市场估值超过15亿元。这一次,瀚海基因公司的基因测序仪成了高交会的明星产品,它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补抓单个核苷酸标记的荧光信号,一键式操作,一天可出报告,每个人花费六七百元,就能拥有“基因身份证”。

  像贺建奎一样,不少追梦者在中国寻找到自己的机遇,创造出奇迹。据统计,2016年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员达90余万人次。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达43.25万人,创历年新高。


浙江日报 深读·人文世界 00010 科技创新 未来随之而变 2017-11-24 浙江日报2017-11-2400014;浙江日报2017-11-2400017;浙江日报2017-11-2400024;浙江日报2017-11-2400041 2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