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政治纵深·弘扬“红船精神”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一天

  核心提示:从上海兴业路到嘉兴南湖,从被压迫到奋起反抗,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

  南湖革命纪念馆,记录着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反帝反侵略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光辉历史。巍巍红船劈波斩浪,搭载人民驶离了旧中国的水深火热,承载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历久弥新。

  11月1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嘉兴瞻仰南湖红船近20天之后,记者来到这里蹲点,记录纪念馆的一天,感受红船和“红船精神”带给人们的力量。

  “真希望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时间:上午8时10分

  地点:纪念馆广场前

  距离纪念馆开馆还有20分钟。蒙蒙细雨中,纪念馆前已有了往来的游客。

  看到广场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烫金大字,30岁的苏方平难以平复内心的激动。

  从南宁到嘉兴,1800多公里。这是苏方平第一次来到心驰神往的南湖。刚下飞机,他和同行的伙伴就直奔纪念馆。对他而言,这是一趟“朝圣之旅”。“我父母和爷爷都是共产党员,从小我就听他们讲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故事,一直想来看看。”

  “麻烦您帮我们拍个合影吧!”他拉住了经过身边的记者,又指挥着同行的伙伴们放下手里的拉杆箱和提包,找了块空地,收起雨伞,摆出右手握拳宣誓的造型。

  做销售工作的苏方平,经常会碰到各种困难的困扰,现实的压力时不时让他对未来感到迷茫。广场上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八个大字,早已耳熟能详,可在纪念馆前乍一看到,心里似乎一下子敞亮了,“革命年代,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如今,我们更应该百折不挠,牢记使命,不断前进。”

  “我现在是入党积极分子,真希望能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拉起行李箱,苏方平飞奔着跑向取票点,“我去帮大家拿票!”他要成为当天第一个进馆的人。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时间:上午9时

  地点:新文化运动展区

  开馆半个小时之后,纪念馆迎来了第一拨参观小高峰。

  新文化运动展区人头攒动,身着蓝白相间校服的高哲彦驻足在橱窗前。猫着腰,眯着眼睛,双手轻轻搭在玻璃上拼成了一个椭圆,仿佛隔绝周围多余的光线和嘈杂的声音,能看得更清楚些。

  循着他的目光,橱窗内,泛黄的封面上,“新青年”这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100多年前,《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一场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开始了。

  “对党的历史我们不陌生,但是很多史料还是第一次看到。”高哲彦是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的高三学生,11月17日,他和200余位同学一起来到这里,共度18岁成人礼。

  18岁,花样年华。18岁,也意味着从此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们接受革命传统洗礼、感悟成长意义,是学校为庆祝他们成年安排的第一课。

  “看得真过瘾,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这些革命先辈,年纪尚轻却敢为人先,矢志不渝为理想不懈努力。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眼睛里闪着光亮,这个大男孩对成年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明年4月,高哲彦即将去国外留学。“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示一个强大、自信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形象。”

  “代代相传‘红船精神’”

  时间:上午10时20分

  地点:接待室门口

  “滴答、滴答”,顺着屋檐下落的雨珠在地面上荡起一圈圈细腻的波纹。纪念馆外雨下得更大了,游客排队的阵势却没见缩小。

  90后讲解员李晓彤对着接待室门口的镜子再一次整理妆容,检测扩音设备的出声效果。10分钟之后,她要带着预约了讲解服务的外地团组参观纪念馆。这是她这一天的第二次讲解任务。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红船以后,纪念馆的游客量再次攀升,平均每天有近5000人。最忙的一天,近一小时一次的讲解,她先后讲了5次。

  “讲解已经预约到了十二月中旬,几乎每天都排满了……”边往嘴巴里放金嗓子含片,她边告诉记者,虽然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工作才两个月,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快节奏。让李晓彤印象深刻的是,前几天接待了几位八九十岁的老党员,纪念馆内陈列了从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至今96年光辉历程的内容,老党员们看得特别感动,有的甚至掉下眼泪,他们告诉李晓彤,自己亲身经历过这段历程,特别能感同身受。

  “总书记要我们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正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红船精神。”李晓彤对红船、对“红船精神”、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10名讲解员中有3名90后,虽然工作常常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可大家都毫无怨言,经常抢着加班,“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要义之一,为大家做好讲解工作,是属于我们的‘奉献’。”李晓彤说。

  “这里让我坚定信仰”

  时间:上午10时50分

  地点:展馆一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选择新的救国方向………”在展馆一楼,88岁的老人项浙学再次聆听历史。

  身为浙江工业大学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这一天,他和支部里的十几位老党员来到这里开展党支部活动。

  “南湖纪念馆已经来了好几次了,这里能够帮助我回忆过去,坚定信仰。”项浙学告诉记者,“当时红军长征走了两万五千里,没有信仰是坚持不下来的。认准共产主义的目标,百折不挠,没有这种信仰,中国是站不起来的。”2001年离休后,项老积极发挥余热参加咨询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近年,他和党支部的十几位老同志一起成立了浙江工业大学信仰与追求宣讲团,时不时回到课堂,为大学生们讲革命故事,讲信仰的问题。讲座、研讨会、报告会,各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项老还是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传统教育讲师团”副团长,在讲师团里听到好的故事,好的想法,他都会记下来,带回学校,分享给学生。在课堂遇到的问题,他也会带到讲师团,和大家讨论解决的方法和思路。

  “年轻人应该多来纪念馆看看,当时就那么几个人,就做出了这么伟大的事业,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们不能丢啊!”白发苍苍的老人,声音铿锵坚定。

  “重温誓词,为人民服务”

  时间:下午2时30分

  地点:南湖边

  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距离纪念馆5分钟车程的南湖边,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

  96年前,在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份决议。十几位有志青年毅然扛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6岁的李孟歆是宁波奉化区国税局第三党支部中年龄最小的党员,也是去年才加入奉化区国税局的新兵。听说这个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会来嘉兴南湖红船边,“这次终于能亲眼看到红船了”,李孟歆早早就开始期待。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身着统一蓝色制服,支部党员们到达南湖边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在红船边重温誓词,让我想起25年前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当时我就在心里许下庄严的承诺,要积极工作,为人民服务。”奉化区国税局副局长邬一波内心感慨万千。

  营改增和金税三期上线后,奉化区国税局税务工作变得更加繁忙了,在改革的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身为党员,邬一波积极带头,和一线税务工作者们共同努力,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我们现在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国地税合办’‘网上办税’等服务,目前,我区146项面向纳税人的办税事项中已有139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的热情为广大群众带去更好的服务,力争让大家少跑,甚至实现‘零跑’。”南湖边,邬一波和支部党员们大声承诺。

  “紧跟时代的步伐”

  时间:下午4时30分

  地点:纪念馆门口

  雨落在湖中,水面上氤氲起了丝丝白雾,红船随着水波轻轻摇荡。67岁的河北老人张玉良头发花白却梳得整整齐齐,深灰色大衣穿得笔挺,他拖着行李箱一个人来到了南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瞻仰红船,我想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过来看看我们党诞生的地方。”张玉良是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搞了几十年的农业种植科研,不是扎在土地里,就是走进农户,帮助农民解决种植难题,教学绿色种植方法,科学除虫防害。家里人经常劝着老张,一辈子在田头辛苦,退休了就好好歇一歇。但是张玉良闲不住,还想在土地上下点功夫,坚持自己的事业。

  前两天,他专程从河北赶到苏州参加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看看各地农业新技术,了解农业大数据、智能农业装备等科技新成果,学习“互联网+”农业的模式。

  在南湖边上看到红船,老张难掩内心的激动,“你别看我岁数大了,年纪不是问题,身为党员就是要坚持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我要把这次学到的新技术、新模式带回家乡,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

  参观完红船,老张还打算到纪念馆转转。可赶到时,纪念馆刚刚闭馆。

  “我明天再来!”向工作人员再三确定了开馆时间,老张不舍地向馆门方向望了望,拖着行李箱离开了纪念馆,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


浙江日报 深读·政治纵深·弘扬“红船精神” 00010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2017-11-23 浙江日报2017-11-2300007;浙江日报2017-11-2300008;浙江日报2017-11-2300009;5765002;浙江日报2017-11-2300014;浙江日报2017-11-2300015;浙江日报2017-11-2300019;浙江日报2017-11-2300022;浙江日报2017-11-2300023;浙江日报2017-11-2300024;浙江日报2017-11-2300011;浙江日报2017-11-2300012;浙江日报2017-11-2300013;浙江日报2017-11-2300016;浙江日报2017-11-2300018;浙江日报2017-11-2300021;浙江日报2017-11-2300027;浙江日报2017-11-2300028;浙江日报2017-11-2300029 2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