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版

金华开发区召开2017“智汇浙中”千人峰会暨人才新政发布会

着力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浙中“人才硅谷”

  金华开发区召开2017“智汇浙中”千人峰会暨人才新政发布会

  着力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浙中“人才硅谷”

  薛文春 李 丹

  “您若前来,我亲自开门;您若需求,我躬身服务;您若播种,我定来施肥;您若花开,我们齐灿烂。”11月18日,金华开发区召开2017“智汇浙中”千人峰会暨人才新政发布会。活动吸引了37位来自信息、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行业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会上公布了“十条人才新政”。12名“国千”专家与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和8家开发区企业签订了重大合作项目。

  在创新驱动就是科技和人才驱动、金华全市上下大力推进“三条廊道”建设的大背景下,金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以打造浙中人才生态最优开发区为目标,积极构筑“渴求人才、招揽人才、哺育人才、重用人才、善留人才” 的综合性政策体系,以期打造成金华的“人才硅谷”。

这里是从无到有的神奇热土,你可以“创造奇迹”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5年的艰苦创业,成功走出了一条“依托老城、商贸起步”“开辟园区、工业集聚”“成功晋升、持续发展”“两区整合、再创辉煌”之路,形成了产城互动、城乡共融、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开发模式。

  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优秀创业园区、浙江省外商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浙江省电子商务十大产业基地、浙江省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全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等称号,是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市、区)、省“智慧园区”示范开发区和省公众创业创新服务优秀县(市、区)。

  2013年10月,金华开发区与金西经济开发区成建制整合,实行“一块牌子、统一对外,一套班子、统筹管理”。受金华市政府委托,现托管江南区块的苏孟乡、秋滨街道、三江街道、江南街道、西关街道以及金西区块的汤溪镇、罗埠镇、洋埠镇,共计8个乡镇街道,区域面积251.65平方公里。

  当前,金华开发区是金华对外开放的主平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深化改革的桥头堡与金义都市区的核心区。随着湖海塘公园、峙垅湖公园、海棠西路、八一南街、婺州街等城市主干道、城市公园和“三江六岸”休闲景观等精品城市项目的依次建成,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排污、市政、通讯等公用设施智慧化建设走在前列,城乡设施持续完善,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城已成金华开发区的金名片。

这里是平台资源的汇聚宝地,你可以“鲲鹏展翅”

  金华开发区围绕“大力发展汽车及配件产业、重点扶持网络信息产业、做精做优生物医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依托区内23家高端科技创新平台、204家高新技术企业、155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和11个各类孵化器、创业园区、众创空间,成为浙中科技、资本、人才要素资源汇集的“洼地”和体制、产业、平台创新的“高地”。坚持本土培育与高端引进相结合,成功培育了汽车及配件、生物医药、信息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小镇、互联网乐乐小镇和健康生物产业园三大产业平台。

  其中,新能源汽车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及经信领域标杆特色小镇名单,并成为全省首批6个智能制造示范区(平台)之一。协助承办了中国金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暨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汽车文化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华科汽车获批整车生产资质,新款车型众泰T700已于2017年3月正式下线,吉利动力电池即将投产,零跑汽车品牌发布暨金华制造基地正式启动;总投资65亿元的吉利衡远二期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已签约,并积极筹建衡远新能源研究院。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借梯登高、跨越发展的帷幕已开启。

  互联网乐乐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设立10亿元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规模5000万元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和规模2500万元的科技信贷风险池等基金,主动融入共建金义科创廊道大局。投资50亿元建设金华信息经济产业园、中加国际科技创业园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制订并出台了《互联网娱乐创业园区建设与管理规范》。以金华开发区互联网乐乐小镇为核心区域的浙江(金华)数字创意产业试验区,逐渐成为新动能、新产能、新模式、新业态的集聚地。

  健康生物产业园被评为“浙江省开发区特色品牌园区”,目前已入驻尖峰药业、金岭实业、康恩贝、迪耳化工等项目。区域环评获省环保厅批准,科兴生物、益康源污水厂、浩博新材料和年产大荣涂料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超50亿元。到2020年,计划累计引进生物医药企业20家,新增投资50亿元,实现产值达75亿元,利税12亿元。

这里是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城,你可以“拥抱未来”

  “两区”整合以来,金华开发区始终坚持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共融,不断提高均等化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百姓福祉。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基础上,加大对金西区块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投入,汤溪镇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目前,金西以培育成小城市为目标,完善规划布局,突出功能配置,坚持产城联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支撑,发展大健康产业。

  坚持农旅结合发展思路,打造金西全区域景区,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粮食总产量突破5.21万吨,九峰佳乐牧场成为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样板。成功举办“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寺平、上境”活动,带动金西旅游,全面打响寺平“研学”游品牌,践行“家+”模式,力促“旅游+”全面开花。

  与此同时,开发区始终打好“五水共治”“拆违治危”“四破整治”等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推进城乡建设。开展“三改一拆”以来,于2015年通过“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省级验收;全面推进截污纳管、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分类等工作,完成“五水共治”重大项目投资26亿元;开展“四破”攻坚行动,处置各类企业343家,收回土地2467.2亩,盘活工业用地6070.16亩,消化批而未供5078亩。

  未来五年,是金华开发区站在新的发展方位,接力发展、开创新局的重要五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26个中心城市、“沪杭金发展带”节点城市、全省第三大城市群与四大都市区等重大机遇在开发区交汇叠加。金义科创廊道、金义东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在内的“三条廊道”建设紧锣密鼓,拓展了跨越发展的广阔空间。金华开发区将坚持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进一步坚定信心,扛起经济发展大旗,聚力打造都市经济增长极、全面建设美丽都市区,为金华市实现“全面小康、浙中崛起”贡献更多的金华开发区力量。

“人才新政十条”主要内容

  一、加大力度引育“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在金华开发区申报入选以及全职引进的国家、省“千人计划”专家,除按市规定给予配套奖励外,再分别给予项目落地企业最高600万元、300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入选国家、省“万人计划”的专家,除按金华市规定给予配套奖励外,再分别给予最高省资助额1∶2和1∶1项目配套资助。科研项目经相关部门备案后,资助资金根据项目研发实际投入分5年拨付。

  二、实施 “金开英才”计划。围绕发展信息经济、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生物医药、影视文化创意等产业,对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金华开发区创办科技型企业的领军人才(团队),经专家评审,5年内最高给予1000万元项目资助,对于技术国际领先、投资强度特别大的重大项目,可“一事一议”,最高给予1亿元的项目资助。

  三、构建多元化引才方式。对企业柔性引进的第1、2类人才,开展联合研发、技术攻关的,其研发项目经相关部门备案,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研发经费资助,资助资金根据项目研发实际投入分2年拨付;对企业柔性引进的第3类人才,按照项目绩效给予引进企业一次性奖励,标准按年计税报酬总额的50%,最高100万元。依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人才驿站”,对于符合进站条件的高层次人才,予以保留原有事业人员身份5年。

  四、拓宽引才渠道。探索“招才大使”聘任制,引才服务外包制。鼓励企业和中介机构参与引才,每成功引进一名在金华开发区全职工作并签约5年以上的第1、2、3类人才,分别给予60万元、30万元、15万元奖励(引进当年兑付50%,引进人才工作满两年后兑付50%)。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引才积极性,企业参加政府统一组织的引才活动,国内引才给予每家企业每年最高3000元的交通、住宿等补助;赴国(境)外引才的,最高补助额度分别为:亚洲国家1万元、欧美等其他国家2万元。

  五、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区级拔尖人才选拔计划,建立拔尖人才评选机制,入选时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奖励,3年内享受每人每月1000元政府津贴。支持名医名院长、名师名校长的人才发掘工作,对入选人才根据在岗绩效给予最高每年10万元的政府津贴。支持设立“名师(医)工作室”,经考核每年给予工作室最高10万元经费补助。

  六、培育工匠型技能人才。鼓励本地中、高职院校为金华开发区企业开展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对每个订单班(班额20人以上)每学年给予2万元的资助;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且年实训人数不少于20人,给予企业每个基地2万元奖励。高职院校毕业生在金华开发区工业企业就业(且在一线技工岗位)满一年的,给予3000元奖励,本地职业院校推荐本校应届毕业生在开发区就业的给予学校每人次300元的奖励。对取得技师职业资格并在开发区企业就业的技能型人才和获得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企业给予市补助额1∶1配套资助。

  七、推进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加大中科金华科技园、金华北大科技园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土地厂房、金融信贷等要素支持力度。积极谋划省级“千人计划”金华产业园建设,通过搭建公共实验室、公共研发平台,降低人才创业成本。探索在北上广深杭等人才集聚地区,通过购置或租用物业,建立人才项目异地孵化器。

  八、加大招引高校院所力度。对国家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在金华开发区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引入核心技术并配置核心研发团队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根据其研发投入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补助,对其长期在金华工作(每年在金华工作6个月以上)的核心人员可按在金华开发区落户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应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等政策扶持。

  九、加大人才创业融资扶持。探索设立人才创业种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人才项目和企业。对“千人计划”“双龙计划”“金开英才”创业人才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按实际贷款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3年50%的贷款贴息(按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补助。

  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推进金华开发区人才用房的建设使用,引进的第1、2、3类人才免费提供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第4、5类人才分别享受市场价4折、6折人才租赁用房,最长享受期限3年。市外引进第4、5类人才在金华开发区企业服务满3年的,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和3万元的安家费补助。解决人才子女就学问题,对第1、2、3、4类人才,由教育部门优先安排其子女入学;对第5类人才,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其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对开发区内企业,根据地方财政贡献分别给予人才租赁用房市场价6折和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指标。妥善解决人才配偶就业,对第1、2、3类人才配偶按照原单位性质对口安置,对第4、5、6类人才配偶根据实际情况协助安置。同时加快引进国际化教育和医疗机构,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环境。

  注:该人才政策是在金华市人才政策基础上的配套和加强,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不含聘任制公务员)不享受以上优惠政策。本意见所列人才奖励、资助、津贴有重复、交叉的,按“从优、从高、不重复”的原则执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简便、快捷的要求,制定政策、兑现操作细则。

  (本版图片由金华开发区新闻中心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着力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浙中“人才硅谷” 2017-11-20 浙江日报2017-11-2000004;浙江日报2017-11-2000006;浙江日报2017-11-2000009;浙江日报2017-11-2000010;浙江日报2017-11-2000016;浙江日报2017-11-2000005;浙江日报2017-11-2000018 2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