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且看永嘉旅游实践
李 洲
永嘉日前传出喜讯:楠溪江入选2017中国首届“十大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该县旅游业已多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幅度,有力带动了景区附近乡村振兴。
近年来,永嘉县立足温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精准定位,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全区域、全业态、全时段理念,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A级景区创建,努力将楠溪江旅游业打造成美丽永嘉的生态产业、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和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
全区域谋划
变自然优势为战略优势
楠溪江流域水美、岩奇、瀑多、林秀、村古,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该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以来,构筑实施“一带两城五组团”城乡空间布局,全区域谋划永嘉联动发展。
永嘉按照地域相连、产业相近、功能相似的原则,以全域旅游为主线,谋划建设岩头-枫林文旅服务型组团、沙头-大若岩休闲养生型组团、岩坦-溪下源头生态型组团、鹤盛-云岭森林度假型组团、碧莲-巽宅-茗岙-界坑农旅融合型组团,以抱团发展的方式实现乡村振兴。今年1~9月,五大组团共接待游客681.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5.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5%和29.61%。
永嘉依托工业品牌和企业文化,促进旅游与沿江工业生产、产品展销、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以工业旅游开辟全域旅游新空间。如红蜻蜓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鞋文化博物馆,占地5000平方米,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
永嘉还推进环境全域整治。该县全域启动力度大、覆盖广、耗时长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今年以来累计整治旅游乱象乱点1500余处,拆除违建5万平方米。该县出台了砂石保护方案,严厉打击楠溪江非法采砂行为,并加快推进原有采砂现场的生态修复。2016年以来,非法采砂案件移送警方处理28起、刑拘55人,累计完成生态修复27.4万平方米。
全业态融合
由先行示范到拉高标杆
上世纪80年代,楠溪江即实施严格的工业“零准入”,仅“十二五”期间就否决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0多个。近年来,该县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高位对标、自我加压,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切实做好“旅游+”深度融合文章,不断丰富楠溪江旅游业态。
该县借助“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效应,依托哲学史上的“永嘉学派”、文学史上的“永嘉四灵”、戏曲史上的“永嘉昆曲”、戏剧史上的“永嘉杂剧”等人文优势,推进旅游+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链的跨界重构、拓展延伸。自2013年首次举办国际运动赛事以来,而今楠溪江年年有国际大赛,荣获浙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该县做精旅游招商,充分利用在外永商资源,深入实施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力促旅游项目落户永嘉。今年7月,该县负责人赴青海、北京、上海等地开展招商引资,签定了5个总投资63亿元的旅游项目。
该县探索楠溪江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屿北古村开创了“整村置换”的先河。
全时段打造
化“虹吸效应”为“磁吸现象”
永嘉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九桥相连,基础设施落后、季节性旅游资源不足等问题易引发“虹吸效应”。该县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思路,不断挖掘旅游发展潜力,既与温州市区错位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又满足游客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使得楠溪江旅游呈现出“磁吸现象”。
该县深入挖掘楠溪江山水资源,不断弥补永嘉旅游季节性特征明显的不足,打造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全季节、全天候、全时段醉美楠溪意境。如云岭乡打造高山温泉项目——南陈温泉小镇,弥补楠溪江冬季旅游资源的不足;茗岙乡将独特的梯田打造成“全国农业文化遗产”,预计带动从业农户人均年增收1.2万元。
该县主打“吃”的品牌,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做精特色地方小吃,推出了茗岙田鱼、王大妈麦饼、岭上人家烤全羊等一系列楠溪江旅游特色美食品牌,让游客品尝到乡村独有的味道。目前,该县拥有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7个,农家乐示范点29个,星级农家乐159家,旅游业从业人员达10.09万人。
为解决“住”的问题,该县出台系列文件,率先推出“旅游民宿贷款”,对整体发展民宿村按每户3~5万元标准补助给村集体;对农户改造老房发展民宿给予每房间5000~10000元补助。目前已发放补助资金303.4万元、“旅游民宿贷款”3901万元。全县共有特色乡村民宿63家、床位1725个,形成了以云逸、楠园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型民宿,以枫驿、归园田居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型民宿,以林坑、暨家寨等为代表的生态体验型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