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购并举,任重道远
方张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彰显了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的改革导向,明确了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
目前,许多城市都已经在实质性地推进“租购并举”,一个全新的租房时代向我们走来。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几千年购买住宅实现安居乐业、“重购轻租”的传统观念很难快速转变,依附在城市住宅产权上的城市教育、社会保障等附加资源很难轻易调整,一二线城市租金收益率普遍偏低的现实也很难马上改变。
事实上,在“租购并举”发展号角吹响之前,有些城市已经在发展租赁市场方面做了尝试,包括杭州。尤其是在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领域,杭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杭州的公租房在住房困难家庭之外,已经可以覆盖到新就业大学生、在杭创业人员。公租房领域的学校等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物业水平都独树一帜。
尽管如此,能享受到政府公租房的毕竟属于幸运的一部分。而这个城市客观存在的租赁需求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大一些。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7年5月底,全市登记的出租房屋有72.7万户,承租人员约428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接近五成都是20岁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
数字的背后是城市人口吸附能力的增强和住房需求的增加。试想,这个庞大的租房群体只要侧漏出一点点购买力,就是目前供应紧张的商品住宅市场不可承受之重;但要以优厚的租赁待遇让这些年轻人长期安于租房,那就不是一年两年努力的事。
真正的租赁时代,显然不只是租赁用房数量级的简单增长。真正的难点,是承租人的居住品质、安全保障和政策保障,而更大的坚冰,是租房者和有房者真正对等的居住尊严、社会权益和社会地位。
作为一个国家积极倡导中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它代表着一个全新而正确的方向,但所谓“长效”,真正见效就不会短。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租赁房市场的发展不会对商品房市场的供求关系造成明显冲击,对于老百姓期待中的平抑房价作用,也将会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 (作者为杭州透明售房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