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时代,滨江创新再出发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唐骏垚 余小平 宋桔丽
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时代,滨江创新再出发
唐骏垚 余小平 宋桔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杭州高新区(滨江)2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的奋斗史。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全省创新创业高地,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跻身国家级高新区“三强”,站上历史新高度;蝉联全省县(市、区)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和创新力30强三榜单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8.3亿元,全年有望破千亿,13.5%的经济增速继续居全省首位……20年间,滨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创新成就。
新时代,杭州高新区(滨江)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高新区(滨江)将继续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把握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大好契机,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继续努力实践、大胆探索突破,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供示范,在杭州世界名城建设中体现首位度、贡献率。
引进创新人才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所有的创新,都是人创造的。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发展。
杭州高新区(滨江)主要负责人曾在不同场合表示,未来的潜力,不在于“盖了多少房子”,而在于“集聚了多少脑子”。
多年来,滨江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第一位置,选择以“人才带技术、以技术变项目、以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作为发展路径。
这几天,江涛博士和他的团队都异常忙碌。由他创办的华迈医疗搬进了滨江和瑞科技园,800平方米的万级洁净车间刚刚完工,很快将投入运行。
江涛博士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工程系。在美国工作15年后,决定回国。去年,他凭借“高性能骨再生医学材料”项目斩获“创客天下·2016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之后被滨江浓厚的创业氛围吸引,落户滨江,并且入选滨江“5050计划”重点扶持。
江涛博士说,接下来,高性能骨再生材料产品会在中美两个市场同时推进。“由于上市流程的区别,顺利的话,2019年骨再生医学材料将在美国上市,中国的上市时间预计在2022年。”
滨江以人才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吸引了众多像江涛博士这样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滨江共有25万人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8名、“省千人计划”专家137名;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6000余人。
作为全省的人才高地,滨江如何更进一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滨江将继续尊重人才、珍惜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把人才“探头”安装在创新最前沿、国际第一线,大力推进人才国际化。
今年3月,杭州高新区(滨江)与清华启迪孵化器合作共建“国际滨”启迪外创基地,成为杭州市首个外国人创新创业基地;9月,启迪外创基地发布了杭州市第一本外国人在杭创业服务手册,为国际人才在杭州创新创业提供了更高效地服务和指引。同时,滨江还派专人赴北美、欧洲、日本进行海外招聘活动,把引才触角伸向海外。
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正在制定新一轮人才政策,以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战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鼓励企业创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专利,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截至今年9月,杭州高新区(滨江)专利申请量1055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342件;专利授权量55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29件。
“这些专利,九成以上来自企业。”滨江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始终保持13%以上,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
与专利增长数据互为印证的是,杭州高新区(滨江)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跻身三强,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单项排名中更是连续两年位列第二。这背后的重要支撑就是一个个专利。
以研发能力强著称的新华三集团,是滨江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今年,来自滨江的新华三集团在业界大放异彩,靠的就是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8月在北京重磅发布服务器与存储全线新品;9月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投入使用,其地面网络系统由新华三提供;10月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座式单轨比亚迪“云轨”在银川通车,其通信系统由新华三保障……
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已在滨江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目前,滨江集聚了国家、省、市各类企业技术中心139家、研发中心333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41家。
新时代,中国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滨江)承担起其使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就在11月3日,位于滨江的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式开园,这里也将成为杭州乃至全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由11家创投机构发起的“浙江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联盟”计划在三年内,投资该园区内的人工智能企业达到百家以上,投资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五年内投资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
打造创新政府
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科技创新,在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作用的同时,更要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
“高新区(滨江)最大的优势是改革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政府更多侧重于改革,而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我们必须以政府改革的自我革命适应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第一区。”杭州高新区(滨江)主要负责人说。
在滨江,经常可以听到政府工作人员提到两个“鞋论”和“三个到”。
一个“鞋论”就是,政府好比是鞋,企业好比是脚,脚长了,就要换合脚的鞋;鞋好不好,脚最知道;脚好不好,鞋很重要。
第二个“鞋论”就是,企业是鞋,人才是脚,政府是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关键在企业,但政府必须铺好路为企业和人才服务。
“三个到”就是,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不管是两个“鞋论”还是“三个到”,核心就是政府要当好“店小二”,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的积极作为,把政府、企业和人才打造成一个共同体,协同创新,共同成长。
投资项目审批,被称为“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通过成立改革优化产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工作领导小组、再造产业项目审批流程、实行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和配备专业审批人员等一系列举措,滨江的项目审批速度大大加快。
5月19日,联络互动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化基地在滨江物联网小镇开工。1月份才拿到地却能够在短短四个月内开工,得益于滨江的投资项目审批改革。仅审批流程优化,就提速了至少8个月的时间。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新时代,滨江将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和投资审批改革,为企业创新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在持续推进网络信息产业的同时,滨江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布局生命健康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文创产业。目前,滨江已集聚了789家生命健康产业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滨江生命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10.3%。
构建全球创新网络
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杭州高新区(滨江)如今被众多创新创业者亲昵地称为“国际滨”。
滨江的“国际范”从何而来?首要的就是产业的国际化。
仅今年以来,高新区(滨江)的企业就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海康威视在蒙特利尔和硅谷分别建立研发中心和研究所,吉利收购马来西亚国宝级汽车品牌,PingPong金融拿下国内第一张欧洲支付牌照,百世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一家又一家在滨江孕育企业“走出去”,又“走回来”。这种“市场无国界”的发展方式,让“国际滨”的美誉不断传播。
“我们必须坚持以开放促创新,支持企业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培育一批新的可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新技术和高新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新优势。”杭州高新区(滨江)主要负责人说,滨江有三大产业在全球中高端市场实现了引领性发展:一是数字安防,代表企业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二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代表企业有中控集团、力太科技、古北电子等;三是金融软件服务领域,代表企业有在证券市场占有份额很高的恒生电子、在银行领域占有绝对优势的信雅达,以及电商快速发展后出现的新的支付平台连连支付、PingPong金融等。
“产业报国”的国际战略布局,已经被写进滨江区党代会报告。新时代,滨江要培育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
由小见大。滨江培育的医疗健康企业启明医疗,其研发的用于介入治疗的人工心脏瓣膜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现在,滨江造的介入人工心脏瓣膜,已经走向世界。
在新时代宏伟蓝图中,像启明医疗这样的企业,将一个接一个在滨江生长、从滨江出发、迈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伴随着国家的强大,滨江籍企业也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营造创新环境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高新区源于经济转型,为产业而生;滨江区源于农村变革,为城市而生。两区合一,赋予杭州高新区(滨江)的使命就是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建成科技新城,归根结底是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只有做好创新环境,才能让创新人才留下来、创新产业长起来。滨江的目标,是让所有新老滨江人在这里快乐创业、幸福生活。
经过多年建设,滨江已如每天的繁华夜景一般,尽是风情——西兴大桥、时代高架、地铁1号线,一切属于城市空间的东西,迅速植入;莲花碗、最美跑道、白马湖,一个个城市符号和地标建筑,在钱塘江畔的滩涂之地拔地而起;城中村旧地转身变公园,在清晨或日暮时分成为居民新去处……
而新老滨江人最关心的教育、住房、医疗、购物等,也伴随一个个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不断得到提升。
今年教师节,滨江发布了《滨江区教育强区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7)》。2017至2022年,滨江将新建中小学约20所,开办幼儿园约17所;2022年至2027年,新建中小学约9所,开办幼儿园约16所。
为了让高层次人才安心创新,滨江区国际人才社区也在紧张的筹备中。届时,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以拎包入住,还能享受到智慧化、国际化的居家服务和创业服务。
新时代,杭州高新区(滨江)将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高水平管理,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着力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着力完善城市综合治理体系,着力预防“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全域景区化,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名副其实的“国际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