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西湖区:打造“五水共治”闭环 让群众更具幸福感

  西湖区:打造“五水共治”闭环 让群众更具幸福感

  包 勇 郑 钢 王 艳

  “五水共治”中,西湖区在有条件的河道全部实施干塘清淤,让隐藏河底的问题暴露出来;为解决无源之水问题,西湖区实施跨区域引水工程,实现对水生态修复……老西湖区人记忆中的河道正在回归。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深知“五水共治”成果得来不易的西湖区又开始在监管上进行探索,从而形成水治理、水修复、水监管闭环,让清水在西湖大地流淌,让群众更具幸福感。

  农村生活污水

  智慧监管全覆盖

  一片水葫芦,以竹框之,蓝紫色的花朵点缀其中,让一池清水野趣幽然。走近池塘,池水虽不能清澈见底,但可见水下台阶四、五层。

  这个池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樟林池,面积约5500平方米,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对于双浦镇龙池村居民来说,这是儿时的记忆。

  “以前,不少居民因为喜欢这一池清水,纷纷沿着池塘建起了房子。”龙池村村支书张国贤回忆说,后来由于缺少护水意识,把生活污水排放到池子里,导致清水不再,每到夏天,池塘又黑又臭。

  “如今,通过‘五水共治’行动,水质的透明度达到五六十厘米,池塘不仅再次成为居民纳凉好去处,周边居民家的窗户也开了起来。”张国贤说。

  樟林池水质变化的背后,是西湖区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新模式。目前,包括龙池村在内的西湖区农村生活污水运维已实现全覆盖。

  “村民家中的厕所水、厨房水、洗浴水通过截污纳管,都进入了村里的污水处理终端,实现达标排放。”西湖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西湖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智能化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16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站点的运行情况实时呈现,终端站点图像通过可360°调节的摄像头实时传输回运维中心。

  目前,西湖区累计完成常住农户截污纳管17500户、管网长度15万米,检查井及接户井4.6万座、终端设施166个,受益率89.8%,日污水处理量约1.2万吨。

  一旦终端设施出了问题,预警就会直接发到服务站点的运维工作人员手机上,10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问题,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成效。

  “水陆空”护水

  消除监管“真空”

  水是动态的,如何保持治水成果让水质不出现反弹呢?西湖区积极探索“水陆空”联动护水模式,在创新中切实加强河道长效管理水平。

  “水”——“很多问题,岸边看不到,只有在水中才能看得最真实。”西湖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护水就一定要到水中去。

  一方面,将原先传统的人工保洁升级为自动打捞模式,采用电瓶保洁船与漂浮物自动打捞船协同作业,大大提升河道保洁效率。

  另一方面,在余杭塘河、五常港河和沿山河上试点建设5处水质监测站,实时监测河道水质变化情况,并对河道进行全覆盖水质监测分析,对有恶化趋势的河道进行预警,科学有效评价河道水质状况。

  “陆”——西湖区创新改革河道巡查机制,试运行巡查服务外包模式,对河道保洁、河设施维护、水质情况、绿化养护等全方面进行巡查,发现问题按照规定流程第一时间上报。

  “原来,河道保洁与岸边保洁存在多头管理,容易出现保洁‘真空’。”西湖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现在不仅统一管理,还划分区域建立巡查管理班组,确保每一处都能巡查到位。

  “空”——西湖区在上埠河、沿山河、五常港河、冯家河、余杭塘河等河道以及城区低洼积水点附近安装了40余路高清监控,配合32辆执法车的4G车载监控,形成了固定与移动监控相结合的观测体系。

  “通过‘水陆空’联动护水,建立一套集约化、‘平战结合’的综合管理平台,改善河道环境,并保持河道水质。”这位负责人说。

  科学配水

  “一把闸刀管到底”

  随着9月2日富春江引水工程正式竣工通水,时隔41年后,一泓清水从双浦镇社井村旁的配水闸门涌出,顺着修缮一新的沿山南渠向北流去,活水再次滋润之江大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有了,如何科学地管理好引水工程呢?见到西湖区排灌站站长张妙庆时,他正登入杭州城区汛情系统了解之江地区河道水位情况,这是他每天必须做的两件事之一,另外一件就是看第二天的天气预报。

  “别小看这两件事,这可是关系到之江片区引水量的多少。”张妙庆笑着说,引配水是一门技术活,要根据潮汐、天气、季节等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配水量。

  “比如,钱塘江水含沙量高,水质不好引水量就要减少;河道水位高,也不能引太多水。”拥有39年管理排灌站工作经验的张妙庆说,钱塘江水冬季比夏季的要好,就跟把食物放在冰箱里是一个道理。

  在张妙庆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幅西湖区水系图,之江地区共有区级排灌站6个、闸门2个,以及村属灌溉泵站24座。

  “为了科学、系统性引配水,西湖区实施‘一把闸刀管到底’,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张妙庆举例说,村内主河道24小时引水,支流8小时引水,确保之江地区的农田灌溉。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天气预报未来将出现暴雨,就可以及时统一调度,对河道进行预排;如果村里河道出现水位下降情况,也可以统一进行配水,确保生产用水。

  张妙庆还透露,目前,排灌站正在进行标准化管理建设以及智慧监管,未来,只要通过手机,就能看到排灌站、钱塘江水位情况以及巡查人员工作情况。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西湖区:打造“五水共治”闭环 让群众更具幸福感 2017-10-31 浙江日报2017-10-3100004;浙江日报2017-10-3100007;浙江日报2017-10-3100006 2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