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美丽乡村

看见乡村
的价值

  乡村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其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让亿万农民信心倍增。

  从原先的“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对农村定位的再认识,对乡村价值的重视,也是对城乡关系再调整、新型农业发展的回应。乡村现代化的概念正在形成,乡村的价值越来越被认可。

  守着绿水青山的浙江,乡村有潜力,农人有期待。如何挖掘乡村价值?这里的千乡万村用实践探索着答案。

  走进安吉鲁家村,新修建的鲁家“两山”学院已经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村委会办公大楼里“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的工作牌摆满大厅,展示着鲁家村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不好意思,上午事情太多,你们已经是我接待的第五批访客了。”刚结束接待活动的村主任裘丽琴匆匆赶来,此时,刚过上午10点,村里的工作节奏赶得上城市。

  “快是一种常态,走路也只能用跑。” 裘丽琴指着眼前的办公楼说,如今,前来鲁家村学习、合作的访客与游人络绎不绝。通过美丽乡村创建、打造家庭农场、实现三产融全,鲁家村用6年时间完成蝶变,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平凡村庄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鲁家村的逆袭,只是浙江万千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在浙北长兴北汤村,当地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特色农业,通过芦笋种植摘掉了贫困帽子,又利用花卉产业特色旅游激发了乡村活力,实现了集体经济从三万元到数百万元的跨越发展。

  诸暨解放村,村民以各自土地经营权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出“保底收益+赠送10%股份+利润分红”的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单一农业生产升级成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

  浙南云和高胥村,依托木制玩具这一地方产业优势,线上市场发展迅速。昔日靠天吃饭、以农耕为主的山区农村,“摇身一变”成为直面全国、甚至世界木玩市场的“亿元淘宝村”。

  各村因地制宜,不同的发展模式背后是相同的价值体现。乡村的增值之路,正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求索之路。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距离逐步缩小,美丽经济的梦想不断升腾。

  今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又提出,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

  这是把以乡村旅游为主要特色的美丽经济培育成为浙江农民增收的新产业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实现从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向共享美丽乡村的一次新转型,也是把15年“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发展美丽经济、开辟农民增收路径的一次全新探索。

  通过“万村景区化”建设,不仅能有效地提升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品质和颜值,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休闲农业等农业新业态的成长。农民,正在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农村,正在蜕变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截至2016年底,浙江97%的建制村完成村庄绿化、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环境治理;创建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500个;启动五批172个重点村、868个一般村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项目;建成农村文化礼堂6527个。

  从鲁家村等一批村庄的振兴,我们看到,乡村是有价值的,值得期待的。正确的政策指引、宽松的发展环境、充满创造性的农人,让现代乡村发展充满了源源不断的可能性。

  “十九大为我们谋划了美好蓝图,再过几年,村里环境一定会更美,老百姓生活一定会更好。”鲁家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说。

  更多乡间奇迹,正待谱写。


浙江日报 深读·美丽乡村 00010 看见乡村
的价值
2017-10-31 5475780 2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