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文章导航

文明,赋予城市更美

——象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走笔

  文明,赋予城市更美

  ——象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走笔

  俞 莉 陈光曙

  城市之美,在于环境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来源于文明的温度、道德的厚度和精神的高度。

  象山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因文明而美丽的城市。

  这些年,象山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工程和重要任务加以推进,切实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些年,象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未曾停歇,外修颜值,内修气质,厚植现代文明、深化改革创新、引领道德风尚,铸就城市精魂,筑基文明之都。

善行力量 点燃精神文明燎原之火

  从黄金海岸到千年渔港,从松兰山下到渔山列岛,近年来象山精神文明的种子处处生发,文明新风时时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弘扬,凡人善举、美德义行蔚然成风,凝聚起磅礴的正能量,写就大美象山壮丽篇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象山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学习典型,持续释放先进典型的正能量,为最美现象从“盆景”转化为“风景”、“风景”转化为“风尚”提供了强大引擎。

  演绎人间大爱“孝女慈母”的陈淑芳;在志愿服务道路上越走越宽的陈晗;义务养护20多条山路的“最美象山人”杨阿毛;“最美乡村医生”孙武宁……无不汇聚着善行的正能量。

  一个个凡人善举,一段段动人故事,一朵朵真善美的浪花,汇成了“善行象山”的道德海洋。自2013年初象山启动“善行象山”主题实践活动,以善念传播、善风培育和善举践行为主要抓手,弘扬社会主流价值,搭建道德建设载体,塑造品行实践主体,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象山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和成效。

  完善的机制和制度,让“善行象山”行稳致远。象山成立了县文明委牵头,涵盖教育、文化、团委、妇联等17个部门的领导机构,每年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实工作方案,规范工作例会、活动月报、定期督导等工作机制。将“春泥计划”、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人文素质提升、文明市场创建、农家书屋建设、困难道德模范帮扶等,纳入县政府实事督办事项,将以“互助、诚信、敬业、孝老”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贯穿于文明创建全过程,并成立100万元的“当代雷锋”孙茂芳公益基金和“善行象山道德基金”,奖励扶助各类道德模范、平民英雄、百姓雷锋、美德少年等。

  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陈出新,让“善行象山”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文明有礼的象山人层出不穷,全县形成各类志愿服务团队220余个,开展各类爱心活动4000余次,形成了人人做善事、人人践诚信、人人讲文明的良好氛围。去年,“剪纸大师”谢才华荣登“中国好人榜”,“徐祥青爱民警队”等4人(团队)被评为“浙江好人”,陈淑芳等10人当选“宁波好人”,陈淑芳还被评为“最美浙江人——2015年度浙江骄傲”、浙江省道德模范,其家庭入选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和“全国文明家庭”。

  象山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实践育人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在象山这个“暖流”汇聚的渔港县城,“善”的信念逐渐引发全社会的同频共振,越来越多的象山人开始“抱团行善”,涓涓善举正逐渐汇聚成海。

文明新风 炼成村风民风“金名片”

  近日,爵溪街道地厂村文化礼堂前广场,一群中年妇女你一言我一语,正在排练一个方言小品。这小品《厚葬不如厚养》自编自演,传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原来,该村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积极倡导新风尚。文艺队主动配合,编排节目,如宣传移风易俗的三句半、歌舞、小品等,并穿插婚丧新礼俗知识有奖竞答等,希望潜移默化,以艺化心。

  象山作为渔乡,民风淳朴,长久以来形成的大操大办、“人情债”等婚丧陋习让人不堪重负,有“礼”而无“理”。革除陈规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乡风文明新风尚,成为半岛群众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呼声。

  2016年年初,象山《关于开展婚丧礼俗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为“一号文件”出炉,全面开展以“二倡导二禁止一规范”(倡导婚丧事简办,倡导不送、不收非亲人员礼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鸣放电子礼炮和纸礼炮等扰民行为,禁止搞封建迷信活动,规范整治婚丧用品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婚丧礼俗整治。随后,象山县政府出台《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婚丧礼俗整治的通告》,对搞路祭、抛撒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予以明令禁止,筑起了婚丧礼俗整治的高压线。

  亲戚之间人情礼金不能超过500元,酒席最高标准每桌800元,不喝单瓶50元以上的白酒,不上名贵菜品……这份饱含乡土气息的《文明婚丧约定书》,已成象山村民的行动自觉。在象山,越来越多的村庄有了类似的约定书,陋习旧俗逐渐消逝,文明乡风日益清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以前显得更加纯真。

  婚丧礼俗的革旧育新引领着文明新风尚。“诚信指数”让村风民风都向好发展。象山推行村民“诚信指数”考评机制,把“诚信指数”细化为个人品德、配合发展、维护平安、民主管理等方面19项内容,其年度得分结果与村民权益直接挂钩,和评选信用镇、信用村和诚信文明家庭结合起来,并给予涉农贷款、青年创业贷款等政策优惠,享受农村信用社最高25%的基准利率降幅。

  涂茨镇旭拱岙村试点“诚信指数”考评后,促进着一个村的淳朴民风,一个家庭的文明家风,一个人的诚实守信。村党支部书记葛聪敏非常感慨地表示:“‘诚信指数’考评明确了村民的责任和义务,如今村民更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争做合格村民,村里‘文明指数’和村民‘幸福指数’正在节节攀升。”

  文化礼堂也成为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标配,在覆盖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184个农村文化礼堂每年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象山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是浓郁渔乡风情的展台,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开展政治学习、科技培训的平台,也是举办文娱活动的舞台。“立家规,扬家风”“我们的节日”、文化道德讲堂……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农民的心灵。

斑斓城乡 内外兼修芳华润人心

  “东西塔影远云遮,冉冉炊烟接下沙。日落海山僧磬寂,一行飞雁入洋笆。”清朝姚燮的《西沪棹歌》,描绘的景象就是象山西沪港。

  在今年国庆期间,西沪港为中心的文明示范线共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各村农家乐全部爆满,村民售卖的海带、苔条、紫菜、鸭蛋等土特产品被抢购一空。这是在“文明+”催化作用下,文化、生态、产业、旅游等环节被逐一打通后,“斑斓西沪”呈现的蓬勃之势。

  去年,象山将黄避岙乡“斑斓西沪”精品线纳入全县“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建设的核心区。“斑斓西沪”文明示范线开线以来,依托西沪港独特的海洋、生态、文化资源,打造环境洁美、生态优美、生活甜美、乡风和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通过提升文化、文明、生态、产业、旅游的内涵,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性的乡村文明综合体。

  “斑斓西沪”全域交通网格已成雏形,构建了沿海自行车道和山区古道为两条主线,贯穿东部“逸生活”区、中部“绿生产”区和西部“原生态”区的“两线三区”格局。同时,挖掘家风家训、推广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建设文化礼堂、提升产业文化。建成塔头旺村文化礼堂、高泥村军港遗址、鸭屿村竹编非遗馆和走书工作室等,挖掘细化了宋康王避难史、“大高泥小上海”等民间故事和传说;成功注册“斑斓西沪”“西沪三宝”“西沪人家”等8大类商标,精心设计产品外包装,打造本土品牌,促进村民共同致富。

  在大力推进“斑斓西沪”文明示范线建设的同时,象山把文明示范线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中全面开展县级文明精品示范线建设。在全域开展“文明精品示范线”建设中涌现了“田园定塘”“风情茅洋”“山海泗洲头”等环境洁美、生态优美、生活甜美、乡风和美的美丽乡村,文明乡风由“盆景”向“风景”嬗变。定塘镇依托毗邻象山影视城以及现代农业发展优势,着力打造集摄影、观光、地方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娱乐休闲空间路线。泗洲头镇通过打造休闲园林型、革新提升型、现代社区型、规范整治型等四型村庄,建成十里“樱花风情长廊”和十里“山海风情长廊”,实现景美、溪美、村美。茅洋乡围绕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丽乡风“三个美丽”,打造全域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山水风情小镇。

  “斑斓西沪”已和“田园定塘”“风情茅洋”“山海泗洲头”等一道,成为象山这片交织着千年渔家风情和梦幻田园特色土地上的亮丽风景线,多姿多彩的乡村美景和文明新风交相辉映,推动着乡村美丽度、农民幸福感的双提升。

  乡村是城市的根,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细胞。象山以“品质”的尺度对标社区文明创建,寄托着市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寻。

  成立于2004年的塔山社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但社区邻里之间来往不多。为此,塔山社区先后在东河花园二期、宏润花园等建立起邻里驿站,面积共达1000多平方米。同时,以“邻里驿站”品牌创建为契机,组建了道德模范工作室、党员志愿者服务站等平台,借助侨界之家、妇女之家、老年俱乐部等35个社会组织,开展常态化服务活动。

  今年以来,象山县积极探索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品牌服务为载体的社区品质提升之路,大力培育文明示范社区,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提升社区宜居品质。该县积极探索社区发展定位,打造系列社区服务品牌。目前,全县26个社区基本实现品牌创建全覆盖。

  “每一扇门窗有真诚的笑脸,每一个楼道有浓浓的情意。每一个早晨有翩跹的舞姿,每一个夜晚有飘溢的琴声。”在社区居民的笔端,饱含着象山人对品质社区的期许。

精准发力

提升文明创建“全能指标”

  文明城市是对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科学评价,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能指标”。

  近日,象山县委托第三方测评公司对该县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首次全面测评,重点对城区及53个农村测评点的市容环境指数、交通秩序指数、经营管理指数、社区建成指数、窗口服务指数、文明创建满意度等内容进行测评,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决策依据。

  “这次测评发现的问题,将形成图文资料,并以督查单形式下发至有关乡镇(街道)和部门,测评结果及整改情况将纳入年度考核。”该县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明城市建设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建设全域化更高水平的文明之城,近年来,象山县不断丰富创建内涵,逐步提升创建实效,通过全员发动、全局谋划、全域整治、全面考核的“四全”模式打好文明创建组合拳,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和省文明县创建工作再上台阶。

  全员发动,营造文明创建氛围。在墙面广告、商业中心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处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和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广告,去年以来累计新增、修补墙面公益广告2万余平方米,印发文明宣传册2万余份,实现创建宣传全覆盖。同时,在《今日象山》和象山县广播电视台开辟“文明创建进行时”专栏,累计刊发、播出报道300余篇。结合旅游旺季特点,成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深入各大旅游景区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累计发放文明旅游宣传手册1万余份。

  全局谋划,丰富文明创建内涵。每年确定创建工作重点,并制定当年的《文明创建重点工作及责任分工》。以今年为例,出台《2017年度文明创建重点工作及责任分工》,涉及建设项目21个、整治项目16个、“文明象山”系列活动10个,明确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该县制定《2017年度象山县文明创建奖励实施办法》,投入资金200万元,深化基层文明示范创建,对省市级文明村、乡村文明示范线、品质小区、最洁美村庄、最美庭院等进行奖励,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领等方式,充分调动各地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全域整治,夯实文明创建基础。根据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的短板,象山及时出台《象山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大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着力实施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十大专项行动。加强商业街区、菜市场经营秩序管理,成立由公安、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组成的菜场外围管理中队。持续推进“文明交通”系列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集中统一行动35次、出动警力8000余人次,集中查处“乱行车”“乱停车”“乱过路”等交通违法行为,城区交通乱象得到有效整治。

  全面考核,确保文明创建实效。该县专门成立创建办,并从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人员共14人,主抓全县文明创建督查指导工作。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深化落实“日常督查+季测评+年考核”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保洁经费补助、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干部评先评优“三挂钩”,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在此基础上,实行“县领导约谈”制度,对当年文明创建工作的落后乡镇,由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问责。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惬意、更美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文明,赋予城市更美 2017-10-30 浙江日报2017-10-3000005;浙江日报2017-10-3000006;浙江日报2017-10-3000011;浙江日报2017-10-3000014;浙江日报2017-10-3000016;浙江日报2017-10-3000009 2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