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完成剿劣任务 全力打造山海水城
“水上台州”,一个正在实现的梦想
徐 非 陈 挺 王玲巧 罗亚妮 许 峰
全面完成剿劣任务
全力打造山海水城
“水上台州”,一个正在实现的梦想
徐 非 陈 挺 王玲巧 罗亚妮 许 峰
“以铁的担当坚决打赢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
自2017年3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大会之后,台州的剿劣决心,愈发坚定。
台州自古就是江南水乡,“河网密布、港汊交纵”,水资源丰富。
但在社会的迅猛发展中,高速增长的经济、快速扩张的工业以及滞后的基础设施,让台州的河水变得不再那么清澈、河岸也弥散着阵阵难闻的味道。
水乡如何才能重新焕发活力?
古有大禹来治水,今有台州复清泉!
“把‘剿灭劣Ⅴ类水’作为台州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必须打赢的硬仗,铁肩担当,背水一战,确保完成任务,为实现‘水上台州’的梦想打下坚实基础。”台州的剿劣誓言掷地有声!
面对这场全民治水之战,台州上下团结一心,以背水一战的勇气和魄力,精准施策、标本兼治,交出了一份份喜人的成绩单……
台州治水的成效,不仅显在水中,也印入了人们的心扉!
用狠劲治水
一场场攻坚战,展现必胜决心
源头引活水,清泉绕城流。
这是台州治水的目标,也是台州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丛生的杂草不见了、成堆的生活垃圾消失了、刺鼻的臭味没有了、泛黑的河水也没了踪影……曾经恶臭弥漫的省控断面——椒江岩头闸附近,再也没有市民掩鼻加速而行的场景,这条水系末端的黑臭河已在一年内完成了她华丽的转身。
“岩头闸位于水系末端,涉及流域面广,流域范围内有重要工业园区,情况极为复杂,水质提升任务艰巨。”椒江五水共治办工作人员介绍,岩头闸作为省控消劣断面,5条河流交汇于此,它的消劣工作要从把握全域消劣、严控污染源头着手,并综合采用截污纳管、河道清淤、中水回用、生态浮岛等系列措施以改善水质。
岩头闸治理,只是台州治水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今年以来,台州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完成剿灭劣Ⅴ类水这一目标,突出金清水系、椒江河网、玉环河流三块重点区域和氨氮、透明度两个重点指标,全力推进劣Ⅴ类水剿灭战、截污纳管攻坚战、排污口销号战、六小行业截污大会战和打通断头河突击战等“五大战役”。
据了解,今年台州要剿灭15个劣Ⅴ类断面,其中省控3个,市控6个,县控6个。截至9月底,台州所有县控以上断面均达到验收标准。
此外,台州24882个小微水体,其中劣Ⅴ类小微水体6430个。截至9月13日,各地上报的劣Ⅴ类小微水体已基本完成整治和对乡镇(街道)的销号验收。
而台州共排查出的13844个排污口,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成。
……
台州治水的狠劲,并不局限于敢打攻坚战。
台州治水的狠劲,也体现在一个个新上马的大手笔的治水工程。
在玉环三合潭河龙潭桥下游,连日来,三合潭翻板坝工程正在紧张地施工中。
据了解,三合潭河道上游段正常蓄水量较少,影响了附近区域水环境。针对这一情况,玉环决定新建一座拦水坝,水坝建成后,将与李家河精细化截污工程、天开河生态修复工程一道,为玉环城南断面消劣后水质提升再“上一道保险”。
9月上旬,投资约1.4亿元的路桥三条埠头断面补水暨路桥至滨海污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完工通水,将路桥污水厂准Ⅳ类出水从青龙浦源头直接补到青龙浦三条埠头处,可实现三条埠头断面每天补水7万吨以上,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断面所在河道的源头生态补水问题,完善了河道的生态链建设。目前,省控三条埠头断面水质氨氮指标已稳定保持在1mg/L以下。
三门,投资1200多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二期也于8月底完成提标,日处理量达2万吨,通过改造好氧池、投加生物填料等措施强化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提升至准Ⅳ类。
凭借这股治水的狠劲,今年以来,温岭北城三期、牧屿二期、观岙二期、椒江三期等一批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或投运,新增处理能力25.85万吨/日;在去年完成6座污水厂准Ⅳ类提标改造工程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到目前又完成4座污水厂准Ⅳ类提标改造,准Ⅳ类水处理能力达33.15万吨/日;今年完成六小行业整治31625个,工业企业整治1496个,特色行业整治103家;完成清淤1213.81万立方米,完成断头河连通74条,加快推进东官河、洪家场浦、青龙浦、栅岭汪等一批排涝调蓄工程建设,大幅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此外,台州还发挥科技力量,建成95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铺设了一张“治水天网”实时监控各条河道的水质情况,以便追溯污染的责任源头。这些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每4小时上传一次检测数据,对辖区内水质进行全天候监测,并通过数据管理平台直观呈现各站点的水质监测数据、报警状态、仪器运行情况等信息。
用韧劲治水
一张张军令状,彰显铁军本色
治水,并非一蹴而就。
河长制,是台州治水的重要抓手。
在台州,不管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沟渠还是有母亲河之称的灵江,都能见到河长的身影。
据了解,台州共有村级(含)以上河道11386条,其中市级以上河道21条、县级河道222条、镇(乡、街道)级河道2386条、村级河道8757条。根据“河长制”工作要求,市、县、镇(乡、街道)、村四级都设立了相应的河长,镇(乡、街道)级以上河道设立了警长,现有各级河长7029名、警长850名。
2015年,台州连续出台河长责任包干制度、河道整治方案落实协调制度、河长定期述职报告制度、河长考核督察制度、“河长制”投诉举报受理制度等5个专项制度,采取例会、考核、约谈、追责等措施,明确河长任务,落实河长责任,实施严格的“河长制”,升级强化“硬气治水”。
在天台,各村党员干部纷纷认领小微水体,担任“塘长”“沟长”“十米河长”等,形成了一个全覆盖、立体式的“河长”体系,确保从大河大溪等“大动脉”到小微水体等“毛细血管”都有人管。
在路桥,河长交叉巡河制度已经全面推行。原河长仍为第一责任河长,选出的新河长即“二河长”。两河长交叉巡河,便于在第一时间发现被第一责任河长忽略的问题并及时监督治理。
临海则以“集中巡河、蹲点治水”活动为抓手,开展河长一线精细化治水,落实强化河长巡查履职,完善、实施“一点一策”实现水质提升,并重点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工作。
……
牵住“河长制”这个牛鼻子,台州治水势如破竹!
水清了,但是治水干部心里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为了防止“清三河”反弹,台州加强了对全市的劣Ⅴ类水体剿灭督查问责力度,明确要求对不能按时完成剿灭劣Ⅴ类水的村(居)主职干部劝离岗位、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组织免职、县(市、区)主要领导由市委组织部约谈或诫勉;对没有如期完成任务的县(市、区)四套班子领导,由市委组织部约谈或诫勉。
针对消劣重点区域,台州开展专项考核,每月召开金清水系剿劣分析通报会、各县(市、区)主任座谈会等相关例会,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督促整改。对出现反弹和新增劣Ⅴ类断面,立即通报相关县(市、区),并约谈了分管领导。
与此同时,台州加大暗访频率和力度,坚持依法治水,开展“斩污除患”雷霆行动,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执法力度和涉水违法建筑的整治力度。从数据看成效,1月至9月,台州市“斩污除患”雷霆行动,行政立案1720件、行政处罚1374件、罚款金额5941万,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件数92件、刑事拘留183人,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数60件,判决45人。
台州坚持“以水质论英雄”的考核导向,通过强化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率等考核,形成了以河道为网络,以治水为节点的治水考核网络,抓好责任落实,治水不力的干部陆续被问责。已出台实施《千个水体剿劣大比拼考核办法》,对68个乡镇(街道)进行考核点评,完善市级部门帮联乡镇(街道)制度,由74个市级部门与58个剿劣重点乡镇建立起帮联制度,将市级部门的帮联指导工作与年终考核挂钩,推动了治水工作有效开展。
在台州,河长们不仅受考核的约束,同时也将时刻接受群众的监督。台州设立专项举报奖励资金,受理、交办、督办或直接参与调查水环境污染违法案件。对实名举报的问题,由接报地的河长或联系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派人或责成有关部门单位进行核查,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查清并将核查结果告知举报人。
今年4月,台州从市级单位选调了350名,从各县(市、区)抽调了650名,共计1000名干部下到基层,部门领导干部职工分别结对乡镇一个村(居),找问题、送技术,实行全覆盖监督,无死角检查,推动帮联村(居)如期完成消劣任务。
此外,市民监督也成为治水剿劣保长效的有效手段。9月24日,台州市“五水共治”办公室在全市招募了上千名治水监督员,成立“水眼金睛”监督团,确保河道监督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据悉,监督团成立后,成员们采取明察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巡河监督活动,每人包干六条小微水体,每周至少巡查一次。
用巧劲治水
一个个水乡梦,凝聚万千心血
走进温岭市滨海镇临江村,一个外观酷似集装箱的一体化设施伫立在田间地头,一旁的出水池中,经过“膜”过滤后的汩汩清水正顺着管道排往金清大港。
近日,温岭市滨海镇上演了一场“膜法”秀,将常用于饮用水处理领域的膜技术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为台州首创。从今年5月开始,滨海镇在原有的生物处理基础上引进膜处理工艺,在临江村首批试点,每台设备的污水日处理量可达40吨。
温岭的“膜法”秀,仅仅是台州用巧劲治水的冰山一角。
在路桥,光鲜亮丽的生态洗衣房将洗涤后的污水经过生态净化池、终端处理池、生态湿地的三次净化,排入河道时已达到Ⅳ类甚至Ⅲ类水的标准。不仅满足了村民的洗衣需求,也解决了河水消劣的问题,并在不经意间营造了向农村生活陋习宣战的氛围。
仙居,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全域人畜分离”,对全县散落在门前屋后的猪舍进行拆除,集中建立养殖小区。三年来,该县共投资5200万元,拆除散养猪舍6万多个,涉及农户1.2万多户,建成养殖小区310个、429幢,面积达到8万多平方米,不仅解决了畜牧污染的问题,更让“仙猪公寓”成为仙居美丽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巧劲治水,并不仅仅是方式方法上的创新,也在于全民治水的引导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为此,台州充分利用志愿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发动“河小二”“河嫂”参与治水。
查排污、捡垃圾、清杂物……在黄岩新前街道,随处可见戴着小红帽的“河嫂”们活跃在河岸各个角落。街道“河嫂”志愿服务队按照河道区域分成了若干组,通过文明劝导、示范引领等活动,引导村民爱水护水。“剿劣要人人参与,我们有100多人,分组确保每个村子、每条河流都有‘河嫂’小分队。”志愿服务队队长施丽娅一边用自制的竹竿网兜打捞剑山溪上漂浮的垃圾,一边信心满满地说。
而除了“河小二”和“河嫂”,台州还有着无数的小小“河小二”。
3月12日,来自临海市白水洋镇双港小学的四年级学生陈俊杰,在母亲陪同下,当起了小小“河小二”,参与巡河,种下3棵楠木。临海市古城街道龙潭岙村迎来了200余名小小“河小二”。
“‘小小河小二’是‘河小二’队伍的重要补充,他们的宣传作用更直接、更有效。”临海团市委书记毛祖超说,通过“互联网+微公益”模式,策划开发青少年治水生态环保项目,深化“青春治水”行动,通过设计各种载体和项目,继续开展“植树护绿”“小鱼治水”和“环保卫士”净岸等活动,延伸“河小二”品牌内涵,鼓励和引导青少年投身“河小二”治水领域;举办青少年生态环保“骨干特训营”,开设互联网课堂,借助微信、微博等,让“五水共治”走进学校,走进家庭。
不仅如此,台州还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治水,形成全民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台州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开通“五水共治”微信公众平台,设立“刨哥说治水”“非哥讲治水故事”“护河小卫士”等微信专题,加强治水工作宣传。其中“护河小卫士”评选活动发动了8万人参与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