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

永嘉传统鞋服产业改造提升

量身培育新动能

  本报温州10月20日电 (记者 戚祥浩 林如珏 见习记者 张亦盈 县委报道组 李洲) “非常合身!”10月20日,穿上定制的报喜鸟西服后,高小海对着镜子左右端详赞不绝口。俗话说,众口难调,传统服装产业龙头企业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却通过积极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众口不再难“调”。目前,该公司三成市场份额来自按需定制。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鞋服领域,以往千篇一律的产品往往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破解这一难题,不仅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更是企业蓄积长久发展的动力。

  “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我们报喜鸟破题的方向。”报喜鸟云翼智能事业部总经理周国良告诉记者,“报喜鸟”的破题秘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按照每个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定做产品。

  十九大报告让当地不少鞋服企业深有体会,传统产业必须走改造提升之路,必须在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做文章。

  按需定制不仅破解了“报喜鸟”库存积压难题,而且产品的生产周期从平均15天缩减至7天,产能从日产200套扩大到1000套,合格率从95%提升到99%。周国良说,十九大报告更加坚定了企业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报喜鸟”正着手发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圈平台,引领服装定制新风潮。

  更为可喜的是,这样的变革已在永嘉形成成片之势。当地“奥康”“红蜻蜓”“东蒙”等一批传统鞋服企业,目前正纷纷向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等方向转型发展。而十九大报告提及的相关内容,也让永嘉县经信局副局长陈建夫振奋不已。他说,永嘉作为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发展的信心更足了,通过持续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永嘉制造”迈向“永嘉智造”指日可待。


浙江日报 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 00010 量身培育新动能 2017-10-21 5409543 2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