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上看未来乡村
—来自慈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启示
本报见习记者 肖淙文 记者 王庆丽 市委报道组 邵滢
核心提示:眼下,在深入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现代农业园区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在今年公布的我国首批11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中,我省慈溪和诸暨两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金秋时节,我们走进这两个园区,分享农人丰收的喜悦,也探寻园区在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之举。
现代农业到底是什么模样?
慈溪东北部沿海,一个总面积达15.5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刚刚建成并满产投产一个多月的正大蛋业有限公司,正在生动演绎着一幕幕让人脑洞大开的现代蛋鸡养殖图景——
400亩的养殖区域内,培育着25万羽小鸡的3幢小楼,与可容纳75万羽蛋鸡的9幢鸡舍毗邻而立;6列8层的饲养设备有序运作,一条条规模化养殖的流水线已经成型。在这一过程中,日均产蛋70万枚的9幢鸡舍,每幢仅需1人管理,分捡、包装车间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这样的语句不仅出现在园区的宣传手册里,也贯穿在它8年来的发展历程中。这也意味着,像“正大”这种集规模化、智能化、组织化等于一体的农业生产及经营模式,正在不同程度地运用于园区内从粮食、果蔬种植到畜禽养殖、加工研发等方方面面。
工业化思维,正在怎样改写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从田间到车间——
工厂化种养,
农事生产全程可控
秋意渐浓时,行驶在慈溪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视野所及之处,只见稻浪滚滚、白鹭蹁跹,另一侧则是绵延60多公里的生态河道。几十间大型厂房散落其间,与远处伫立的风力发电机遥相呼应,显示着这个园区的与众不同之处。
“谁曾想到十多年前,我们脚下还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园区负责人、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乐一栋感慨,从曾经贫瘠的滩涂,到现在名副其实的“米袋子”“菜园子”,这里正书写着慈溪现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
2009年,慈溪成立现代农业开发区管委会,投入50亿元进行招商、融资、建设,将曾经的滩涂变成田地;今年6月,以开发区为核心、涵盖周边5个乡镇的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成为浙江仅有的两个“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目前,整个园区已入驻企业20家,注册资本累计18亿元。
“在我们的养殖基地里,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工厂化作业、全程可控,在‘车间’里进行生产。”慈溪正大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国甫一面说着,一面带领我们穿过一道长约两公里的防疫无人带。这里的空气中没有丝毫异味,让初访者很难将眼前的现代化厂房与传统鸡舍联系在一起。
按规定,人员进入厂区前,必须经过酒精洗手消毒以及30秒全封闭喷雾消毒。“这只是最简单的消毒流程。”杜国甫说,工作人员如果要进入鸡舍内部,防疫要求就更加严格,必须完成两天以上的隔离期。进入前要洗澡消毒,衣物全部换成工作服,并佩戴口罩,完全杜绝病菌携带,“整个人都要转换成鸡舍的系统,与这里的环境融为一体。”
早上7时,监控画面中的蛋鸡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里的立体式鸡笼分别配有运输饲料、鸡蛋和鸡粪的3条传送带。一枚枚鸡蛋通过传送带运输至集蛋间后,要经过自动分拣、清洗、烘干、紫外线杀菌消毒、涂油等数道工序。上午产的鸡蛋,通常下午就能运输至长三角地区的各大卖场。
而在全省规模最大的蟹味菇、白玉菇生产基地——慈溪市瑞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内,工厂化的农业生产流程同样一丝不苟。
厂房内,一条条机械臂,把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天然原料均匀混合成的培养基装进无菌玻璃瓶,经过灭菌和接种后再被送入果蔬保鲜组合冷库。随后,它们将会在水汽氤氲的人工环境中,培养菌丝约80天,出菇后即可包装售卖。
“这是模仿野外生长环境来培养白玉菇。冷库中有雾化、新风等智能系统,可控制水雾、光照等环境要素。而空气中的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则通过数字设备严格控制。”公司副总经理周琪说,由于蟹味菇和白玉菇对环境要求颇高,十分适宜工业化生产方式,在此可实现整年不间断生产。目前,两种菇可实现年产5600吨,产值达3000多万元。
从单一到融合——
“接二连三”,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一亩土地究竟可以产生多大的效益?有人曾以葡萄种植为例,讲述了这样一种增值过程。
普通葡萄收获后,农民直接在田间卖掉,每斤售价不过几元钱;加工成葡萄汁、葡萄酒出售,利润则成倍增长。而若是有品牌、质量可追溯或者反季节错峰销售的葡萄,其身价将进一步提升。等到收获季,城里人来葡萄架下赏景、采摘、酿酒、吃农家菜,享受田园之乐,农民的收入将进一步增长。
这种通过完善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的例子,被业内人士看作现代农业的“真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也作了重要部署,强调要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以此为指引,慈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蓝图也更加清晰:今后几年,产业园将以建设“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产业融合”的绿色都市农业为目标,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正大集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从2010年开始,“正大”建立种养结合的规模化现代农业园区,推进三产融合,确立了“一园十区”的新模式:以水稻、蔬菜种植为主,集优质畜禽养殖、食品加工与物流、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培训、农业休闲观光等十个产业功能区块于一体,各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大农业循环综合园。
“单一环节很难做到食品安全。我们理解的食品安全是100%可追溯,这样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是其重要保障。”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副董事长李清河说,“正大”从农作物销售起家,此次选择来慈溪“孵蛋”,正是想结合自身多元化的产业优势,回归农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一次力作。
在他看来,传统的蛋鸡养殖户缺少及时维护鸡舍环境和处理鸡粪的能力,而“正大”不仅对蛋鸡的生长环境和食用饲料进行严格管控,还可让鸡粪在全封闭的加工环境中变身绿色有机肥,形成一个集养殖、种植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闭环。
“只要规划得当,万亩良田本身就是景。我们要将一二三产业环环相扣,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正大(慈溪)现代农业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庆军说,现在公司的水稻种植不仅可生产有机大米,还与食品加工项目结合,成为制作面食和点心的主要原材料;蛋鸡项目不仅可以实现年产2.2亿枚优质品牌蛋和两万吨的有机肥,每年淘汰的老母鸡又是食品项目中“鸡汤”等的好食材。这些产品通过仓储及物流中心,借助集团产业链优势,可以直接送抵人们的餐桌。
未来,“旅游+”农业的生态画卷也将在园区内铺开。以碧波荡漾的新慈湖为核心,慈溪将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慈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集农业生产、观光采摘、旅游度假、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慈溪样本。
到2019年,产业园总产值达到41亿元,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达到85%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这是慈溪人定下的目标。
从传统到现代——
企业入驻,
催生新型职业农民
去年以来,坐落于产业园内的新浦镇一帆果蔬农场,47岁的农场主罗国民开启了葡萄种植的新航程。
作为全国闻名的葡萄之乡,新浦镇人多以种植葡萄为生,罗国民也不例外。2006年,他创办农场,从事专业葡萄种植,目前450亩葡萄园已有葡萄品种35个,员工45人。为吸引游人、扩大规模,去年他又在农场原有基础上,建起“新浦葡萄主题公园”,在从事葡萄生产、农民培训、新技术示范、品种展示的同时,增加采摘、烧烤、垂钓等休闲农业体验,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产业园的创建对我们帮助很大,尤其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它产生的集聚效应上。”罗国民指着农场前的一条路说,以前这里都是石子小路,近几年被改造成为宽敞双向柏油马路,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不仅如此,园区的规模效益也起到了“货多拢市”的效应。今年葡萄节期间,新浦首次推出了以新胜公路、七塘公路、葡萄主题公园至十一塘海涂沿线为核心的旅游精品线,接待游客1.5万人次。
随着更多知名企业进驻现代农业产业园,老罗探索学习的劲头也更浓了。“我们经常与园区中的企业负责人沟通经营心得,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园区里一半的企业我都去拜访过。”
产业园“生产+加工+科技”的模式也给了他很大启发。近年来,他通过引进先进机械设备、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等形式,在葡萄地里实验起“三膜覆盖促早提质栽培”“立体复合型经营”等新技术或模式。
前不久,农场还迎来了浙江40多位节水灌溉专家现场考评。罗国民通过手机操作,仅用20分钟就一次性灌溉100亩大棚葡萄套种有机花菜大田。
“以前,一天一般需要5个劳动力,支付工资约1000元,农忙时节还常常找不到用工。而智能化的灌溉方式,只是动动手指的事情!”老罗说,他已从一名土生土长的农家少年,成了半个农业专家。在园区内的5个镇中,像他这样的农场主还有约100位。在产业园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农业从事者之间互通互学的风气渐浓,对于未来也有了更多期盼。
在恒海农业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里,连片的架空移动苗床上绿油油的铁皮石斛长势喜人。负责人顾斌斌说,这一项目始于2013年,占地50亩,由6栋连栋大棚和51座连体小棚组成,“这里的喷灌装置和降温装置,全部进行自动化操作,冬隔温、夏通风,棚内温度常年稳定在20至28摄氏度。”
慈溪农民俞美平夫妇和尧伯年夫妇4人,与农学专业毕业的90后技术指导胡振华,共同管理着这片基地。“这些设备简单易学,只要点点按钮就能随时给铁皮石斛浇水灌溉,村干部都叫我们是‘职业农民’呢!”透过俞美平的话语,我们听到的是一位老农的身份认同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