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文章导航

剿劣攻坚精准施策 科学治水长抓不懈

北仑:一泓清流东入海

  剿劣攻坚精准施策 科学治水长抓不懈

  北仑:一泓清流东入海

  金秋,宁波北仑区治水捷报频传:继年初再次捧得浙江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后,8月又在宁波市率先通过了全域剿灭劣Ⅴ类水验收。

  区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跨境河流水质考核累次优秀,污水处理率和管网覆盖率名列全省前茅……如今,北仑的水环境治理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让其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治水成效最好的区域之一。

  清流东入海,碧波绕新城。一个“水清、岸绿、景美、流畅”的生态家园,在北仑渐成现实。

治水剿劣 久久为功

  北仑,浙东水乡,小浃江、岩泰河、芦江河三大水系穿境而过,悠悠碧水绵延635公里,滋养着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亦是临港产业集聚之地,人口稠密,加之地处下游,毗邻入海口,水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

  经济发展,不能牺牲生态环境,然而,唤回碧水清流,也并非一日之功。2011年起,北仑率先实施了内河水质综合治理。省委作出“五水共治”重大决策后,北仑更是积极响应,打出了一套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至今已累计投入治水资金近80亿元,成效显著。

  今年,是北仑治水的第7个年头,摆在面前的都是硬骨头。怎么办?北仑区委主要负责人明确表态,“治水剿劣,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大民心工程,必须上下同欲、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3月23日,北仑召开全区剿灭劣Ⅴ类水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动员和全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向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发出了治水剿劣行动总攻令:把剿灭劣Ⅴ类水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干在一线、冲在一线,做到“会战攻坚不疲软、长期坚持不懈怠”,扎扎实实把治水、生态创建工作引向深入,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为2019年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确保今年年底全区所有河道剿灭劣Ⅴ类水、所有小微水体消灭劣Ⅴ类水,所有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北仑着力从“截、治、清、修”四个方面入手,对全区11个区控以上断面和1163个水体制订了“一口一策”“一河一策”方案并开展全面治理。在此基础上,北仑自我加压,除了已列入省、市计划的52个劣Ⅴ类小微水体,还主动对辖区内的沟、渠、池塘等开展了地毯式排查,排查出56个不稳定水体,展开集中治理。

  “我们一方面,从污水控制、污水处理、污泥清理到水体修复,实现全过程、全系统、全方位治理;另一方面,整合区人大、政协等力量组建剿劣督导队,现场督战,第一时间督查整改问题。”北仑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仑仅今年就安排了新碶沿山大河整治、春晓明月湖清淤、春晓慈东村农村污水治理、白峰东山溪坑整治、白峰小门村溪坑小微水体整治等352个治水工程项目,总投资8.65亿元。截至7月底,已开工项目221个,完成投资2.52亿元。同时,北仑还进一步精细化截污纳管,落实小微水体网格化管理,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多管齐下,形成了全域剿劣的良好局面。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仑的11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Ⅴ类;1163个水体的PH、透明度、高锰酸钾指标化验均达到销号验收标准;霞浦剿劣点等经过治理,河道环境焕然一新……北仑也成为宁波市首个通过全域剿灭劣Ⅴ类水验收的区县(市)。

源头治理 杜绝直排

  初秋,小浃江波光潋滟、水鸟翩飞,河道两岸红花绿树、芦苇婆娑。经多年倾力治理,这条北仑“母亲河”已基本达到了水体功能区水质要求,吸引了众多市民来这里休闲游憩。

  为了治理小浃江,北仑区委、区政府痛下决心,斥巨资启动涵盖截污纳管、水质治理、生态保护等内容的水系整治工程:关停搬迁了沿岸所有的印染、电镀企业,18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并入管网,周边232家畜禽养殖户搬迁或关停,上千亩水域的养殖网箱全部拆除……

  污染在水里,根源却在岸上,只有牢牢管住源头,才能让碧波重现。这是小浃江治理的经验,也是北仑治水的重中之重。据统计,北仑目前已累计建成城乡污水主管网1000余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管网覆盖率和污水处理能力均居全市、全省前列。

  今年,北仑又被委以重任,成为宁波市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先行区,力争两年之内全区基本达到“污水零直排区”验收要求。其中,春晓、梅山等5个街道在今年年底就要完成“污水零直排街道”创建工作。

  今年起,北仑以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率、运行负荷率和出水达标率为目标,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将源头治污引向精细化。针对工业污水偷排漏排的痼疾,北仑在全区工业企业开展了新一轮的雨污分流自查及排水许可证申办工作,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均被勒令限期整改,重新申办许可。预计到今年底所有月供水量1000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将全部办理排水许可证,至2020年北仑将实现工业企业排水许可全覆盖。北仑正加快推进岩东和小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着力精细截污,完善城镇污水支管管网建设及截污工程,确保污水管网全覆盖。年初以来,北仑在完成堵截纳管改造入河排污口800余个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剩余入河排污(水)口整治工作,确保至2018年底基本消除污水直排入河。北仑还将沿河污染源排查列为日常性工作,根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启动了78个村级分散工业小区专项整治和沿街餐饮、服务行业的专项整治。加快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并对没有雨污分流条件的城中村、拆迁安置区、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及部分老小区进行雨污截流,就近接入排污管网。

创新机制 一河四长

  “定向河,长约4.7公里,沿线共有17个雨污水混排口、29个污水井、29个雨水井、8个建筑垃圾堆放区……”眼下,北仑区新碶街道定向河沿线的企业和单位,都收藏着这样一张手绘版的“水情图”。它的作者就是定向河二级河长龚晓晖,“要治水,先要知水。有了这张图,定向河沿岸每个排污口的类型、分布、数量信息就能一目了然,后期河道整治工作也有了准确依据。”

  像龚晓晖一样,眼下越来越多的河长出现在北仑的城市、乡村,投身剿劣一线,为治水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河长,是河道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至关重要。今年4月,北仑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河长制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区级河长从原先的10位增至36位,区级主要河道全部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担任一级河长,同时设立区级联系部门和联系人,此举大大加强了河长力量的配置。目前,北仑已基本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水责任架构,建立了区、街道、村三级河长及小微水体长责任体系,实现了全区水体的河长制全覆盖。

  河长职责正进一步细化。按照规定,区级河长将牵头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协调解决治理和保护问题,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并督导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考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激励问责。街道、村两级基层河长及小微水体长主要承担对责任河湖进行日常巡查管护。北仑区治水办还制定了严格的河长巡查制度,要求区级河长每周巡查不少于1次,街道级河长每周不少于3次,村级河长每天1次。街道级河长每月、村级河长每周巡查轨迹必须覆盖包干河道全程。充分借力宁波市河长制APP等信息化平台,及时上传河道巡查、问题处理以及水质监测情况等信息,实现了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全覆盖。

  除了河长,北仑还为全区街道级以上河道配备了181名“河警长”。并在此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推行实施了“河段长”和“河面长”制度。为中心城区河流配备“河段长”109名,由沿河企事业单位、社区负责人担任,负责河道的分段监管。按照每2公里河道配备1名“河面长”的要求,聘请354名河道保洁员担任“河面长”,全程负责河面污染问题检查并上报。

  一河四长,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彼此之间还强化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构筑起“制度化管理、精细化养护、常态化监管、生态化治理”的河道管护“北仑模式”。

科技治水 事半功倍

  北仑泰山路附近的南河,曾经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经常产生水藻,严重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可如今,通过截污清淤和生态修复,河道里种上了鸢尾、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投放了鱼类、贝类等,构筑起“水下森林”和“立体生物链”,增强了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水质也从劣Ⅴ类提高至Ⅲ类以上,来河边锻炼、休闲的居民又多了起来。

  在河浜纵横的北仑,治水剿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有愚公移山的实干精神,也要巧用多样化的科技手段,努力从单一的工程治水向水生态整体修复转变,方能事半功倍。

  近年来,北仑从机制顶层设计入手借力“最强大脑”。一方面,不断加大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挖掘其在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对接科技项目落地推广;另一方面,充分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快推进“五水共治”领域科研攻关,并在科技计划项目征集、立项和经费资助上给予重点扶持。北仑还与宁波市科技局合作,建立全市首个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来,北仑共组织实施水和土壤污染检测,预警与防治技术,大气、节能、节水等领域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0余项。

  位于北仑春晓街道的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是北仑重点引进的科技治水机构。成立至今,该研究站先后启动了关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的观测研究,开展了“水体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开发”“开发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分散式废水处理系统”等治水课题研究,还实施了梅山水道水质环境跟踪分析评价工作和宁波市水质研究工作,为推进区域科技治水提供基础研究和数据支撑。至今,北仑已引进涉水、土壤、大气、环境材料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和专家30多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千人计划专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宁波市创新团队1个,为科技治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和资源整合,一大批科技治水企业在北仑蓬勃兴起。广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排水管道疏通车、管道CCTV内窥检测机器人、管道修复机器人等管道非开挖系统装备,抢占了国内30%市政排水管道检测机器人市场份额。仅在北仑一地,管道CCTV内窥检测机器人就检测中心城区污水管道约130公里,检查破损2500多处,促使管线整改800多处,检测准确率达到100%。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仑已有上百家企业进入“五水共治”市场,年产值10亿元。

全民参与 共建共享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的共同事业,这不单单是政府的职责,同时也需要社会大众的同心合作,共同行动。

  “治水没有旁观者!”北仑通过“一线一网一圈”的工作格局,充分激发民众治水热情,实现了治水剿劣全民参与,治水成果全民共享。

  贯穿宣传教育“一条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北仑利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节点,开展“水循环之旅”“生态微课”等主题教育活动,普及剿劣知识,并通过线上“北仑最美河道”推荐评选和线下“北仑最美河道”体验活动,激发市民参与热情。为让更多人对标先进、践行治水,北仑开展“我身边的治水达人”评选,优秀环保志愿者、优秀“河小二”推荐,青春对话·争做绿色“治水”达人故事分享会等30余场活动,树立治水典型。同时利用各级新媒体平台发布剿劣资讯,组织线上互动,吸引市民超过2万人次参与。

  织密志愿服务“一张网”,丰富实践活动载体。北仑实施了“保护母亲河”行动,组建治水志愿服务团、治水志愿监督团、治水青年突击队等20余支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同时,北仑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植树护绿、垃圾分类公益活动,维护水系净美河道。其中还专门聘请了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为形象大使,带领志愿者开展“让垃圾分开旅行”专场服务。

  统揽社会组织“一个圈”,实现工作长效发展。为增强“剿劣”针对性研究,北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科学调查实践。宁职院建立“治水先锋”青年突击队,连续实时监控水质,形成治水调研论文1篇;区教育局等单位联合成立的青少年环保社团联盟也交出了《关于居民排水方式的调查》等15篇治水调研报告。同时,依托北仑区志愿者学院,邀请专业治水人士,对志愿者进行各类“五水共治”基础知识培训活动20余场,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一批优秀治水志愿组织和服务项目由此脱颖而出,如岩东节水志愿服务队获省“十大民间环保先锋力量”称号,其开展的“守护海岸线”海洋垃圾清理检测项目获宁波市青少年生态环保大赛银奖。

  如今,治水、护水的观念,已在北仑深入人心,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气氛渐浓。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北仑:一泓清流东入海 2017-10-11 浙江日报2017-10-1100004;浙江日报2017-10-1100006;浙江日报2017-10-1100011;浙江日报2017-10-1100015;浙江日报2017-10-1100018;浙江日报2017-10-1100008;浙江日报2017-10-1100013 2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