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8版:最多跑一次 温州在冲刺

温州农行服务升级

“一次也不跑”背后的华丽转身

秦洁娜 黄克强

  今年以来,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公共办事高效率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全面推行,一路势如破竹。这不仅是减少群众和企业办事次数的改革,更是一场深远的以人为本的职能变革。

  作为温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国有银行,农业银行温州市分行紧抓落实,在当地金融办、银监分局、人行等部门的指导下,从自身的经营需求出发,不断探索升级,充分整合业务流程,努力缩短办理时间,让客户“最多跑一次”。而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大部分银行业务更是做到了“一次也不跑”。

  流程简化

  实现“最多跑一次”

  不久前,家住温州市区双莲桥的吴大伯,因为家里遇到事情,急着用钱。凑巧的是,那天他的卡找不到了,需要挂失。

  “我问了好几个人,都告诉我银行挂失换卡需要3天左右。但是这笔钱我马上就要用了,急死我了。”吴大伯回忆说。那天,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揣着身份证,来到了位于小南路的农行营业中心。始料未及的是,接待的大堂经理告诉他,当天就可以办结业务。吴大伯不由喜出望外。

  “挂失换卡是银行较为繁琐的特殊业务。因涉及到冒领风险,之前我们办理确实需要3天的时间。因为当时的档案资料都是纸质的,查找核对不是很方便。而今为了方便客户,我行将相关的业务资料转成电子档案,用户挂失后,当场就可以补卡办结,非常方便。”农行营业中心副经理颜彩雯介绍说。

  近年来,农行从流程入手,精耕细作,不断探索,力求减少每一个不必要的环节。这不仅实现了绝大部分业务的单次办结,更是精益求精缩短了每次办理的时间。该行经常性举办进社区服务活动,现场为社区居民办理业务;不定时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业务……在基本实现业务“只用跑一次”的前提下,尝试“上门帮你跑”。

  近期,为了解决小微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时把握政策难、准备材料难、手续申办难、来回奔波烦等问题,农行联合鹿城区工商局推出了“工商注册通”服务。该项目为广大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从注册登记到银行开户实现了一条龙服务。

  作为相对偏僻的农村,一般到有金融网点的集镇要1个多小时。地域的限制,严重制约着农户享受现代金融服务。尤其以往银行放款还款,都需要农户到网点办理,往往流程就让农户对办理贷款望而却步。“在农村金融改革提速的背景下,银行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创新,用新思维解决老问题。”农行温州市分行行长李岐表示。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上办理”开始逐渐覆盖农村。农行与时俱进,今年为农村“三位一体”量身打造了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和“惠农e贷”,通过“互联网+”,助力打造共享、开放、融合、互利的农村“三位一体”升级版。依托农行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专业合作社及社员的日常生产、供销、消费等数据变成了可融资的资本,并能突破时空限制,获得普惠、信用、自助、便捷的“惠农e贷”。

  通过金融自治村整村授信推荐方式,农行金融自治村或者信用村的村民要贷款,可以在与农业银行进行贷款手续确认后,随时通过农行的“惠农通”微信公众号或村里的“惠农通”机具,进行贷款的申请、发放和贷款利率的查询。

  科技助力

  让“跑一次”更便捷

  一直以来,方便客户缩短业务办理时间,让客户单趟就能办结业务,并且尽量让每笔业务能够自助办理,节约交流沟通的时间,是银行不断创新的目标。农行的每一次科技创新,都是围绕着能让每一次的服务更迅速、便捷。

  “刷脸取款”是“无卡取款”的一种,通过系统集成的面部识别系统,将人的脸部信息与内部照片做比对,并通过手机号(身份证)、密码验证的方式,确保客户在无卡的情况下,也能够安全便捷地通过ATM机取款。这项业务的推出,让平时没有带卡习惯的客户也能够随时随地到银行取款,方便了客户的现金使用需求,让取现“最多跑一次”。

  “我们一直在努力,将一些操作比较简单的业务迁移到自助机具或互联网平台上,这样群众就不用来到柜面办理,节约大量的等候时间。”农行网点办负责人王峰介绍说。

  温州农行营业中心拥有电子智能服务体验区,配备两台超级柜台、一台高速大额存取款机,同时拥有温州全市首家上线“刷脸取款”“刷折取款”新功能ATM等堪称“黑科技加持”的设备。到目前,以如此标准配置设备的网点,在温州农行已有20余家。农行正逐步向全市其他网点推进这些全新的高科技设备,以满足市民的业务需求。

  拥抱“互联网+”

  做到“一次也不跑”

  在“互联网+”时代,科技的进步使得很多银行业务的服务端口逐渐前移,很多业务借助网上、掌上银行,实现了从“跑一次”到“一次也不跑”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农行不断升级掌上银行,简化了交易流程,实现与客户日常交易习惯的无缝对接。通过优化完善模块功能,融合了理财、移动支付、移动商务和移动社交等生活应用。利用掌上银行交易费用优惠、可随时随地办理各类银行业务的优势,还整合优化网上银行、电话转账、手机支付、电话钱包、短信服务等各类电子渠道和线下支付结算产品,实现电脑、手机、自助服务终端等多渠道、多品种的线上、线下立体交易网络,大大方便了客户,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温州农行自2014年起,就通过微信开始探索创新。该行基于“温州农行微银行”和“金穗温州商人卡”两大微信公众号,整合推出了“微银行”“微商城”“微社区”这“三微平台”,为客户提供业务查询、业务办理、线上购物、社区信息、优惠发布等服务。

  截至2017年8月,温州农行平台用户数已迈上百万量级。其中,平台绑卡数达到41.68万户,通过“微银行”累计受理发放信用卡32万张,微信缴学费3.32万人次,微商城累计交易订单35.27万笔,微社区入驻5.8万户。

  温州农行“三微平台”的成功实践,让“最多跑一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助力更多业务达到了“一次不用跑”的效果。

  “如果10年前,要说银行的‘一条龙’服务,我能想到的是银行柜台前排队的一条‘长龙’。不过,现在办业务比以前快多了。”温州市民马先生打趣说。相信不少人和马先生一样,发现如今到银行办理业务,要排队、久等的情况越来越少,甚至再也不用跑进银行了。有了技术的支持,只要拿出手机,银行服务“随叫随到”。


浙江日报 最多跑一次 温州在冲刺 00028 “一次也不跑”背后的华丽转身 2017-09-30 浙江日报2017-09-3000012 2 2017年09月30日 星期六